崔 星 亮
(山西國際商務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藝術教育的出發點,藝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和有效路徑。此處所提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也包括思政理論研究、群團組織活動、校園文化活動、新舊媒體傳播等等。這里所指的藝術教育也是廣義上的,不僅僅包括藝術課堂,更應包括高雅藝術進校園、大學生藝術展演、校園文化藝術節等等。要發揮藝術教育的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育人功能,途徑就是要塑造校園文化,通過優良的校園文化環境感染學生。
高校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積淀、效率、品質等內在要素構成的整體氛圍。比如學校的歷史體現于學校的建筑、藏書、檔案等物質方面,學校的效率體現于其制度是否健全合理、設施的科學程度以及教職工的業務素質等等,學校的擔當體現于面對各種錯綜復雜的挑戰時,學校所采取的行為以及由行動帶來的結果等等。但校園文化的重中之重,還是學校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學的品質核心,如大學的理念、大學的宗旨、大學的傳統、大學的校風等等。藝術教育的育人功能就是通過在這些方面不斷滲透、營造、融合,而得以實現的。
下面就從思想性的育人功能角度,具體探討幾種藝術教育形式發揮作用的路徑與實效。
以筆者所在的高校為例,迄今為止,共承辦高雅藝術進校園講座5場,歷次高校藝術教育專家講座會,在思想上有深度,在藝術上有厚度,在美學上有濃度,也正是因為這些濃縮的精華特征,才能將有限的現實材料,展現出無限的價值內容,使之產生更強烈、更普遍與更深刻的意義。
高雅藝術進校園不僅有講座進校園,更有藝術精品進校園。筆者所在的學校就引進了忻州市梅林北路梆子劇團帶來的大型革命現代戲《云水松柏續范亭》。革命現代戲彰顯了老一輩革命家的愛國情操,通過藝術形式為師生注入一劑強心劑,讓學生反思生命的意義,同時與社會中的歷史虛無主義、娛樂至上主義形成鮮明的對比,揚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旗。
大學生藝術社團作為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格調高雅、形式多樣、喜聞樂見而備受學生推崇,對營造校園藝術氛圍、支撐藝術教育體系、激發學生藝術潛能、提升學生思想道德修養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以筆者所在的高校為例,從2005年組建社團聯合會開始,共成立了藝術類、體育類、文學類三種類型的20多個學生社團。其中,藝術類社團9個,占全院社團總數的69%,分別是:歌手協會、舞蹈協會、模特協會、吉他協會、POP畫社、書法協會、攝影交流協會、朗誦表演協會和瑜伽協會。
高校藝術類社團的育人功能主要通過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大學生藝術展演、社團文化月等得以實現。校園文化藝術節是高校文化藝術教育的品牌,通過舉辦紀念五四青年節或一二·九運動合唱比賽,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通過舉辦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圖片展、攝影展,弘揚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通過參加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別人,培養服務意識,鍛煉學生非學業成就能力,尤其是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舉辦社團文化月,鍛煉社團組織者與參與者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展示自己社團的魅力,同時也給予社團內部會員接受藝術教育、展示自我才藝的機會。
中華五千年,德行善為先。孝親、敬老、扶助孤寡,是中華民族歷來尊崇的德行善舉。高校是育人之地,育人首先在于的人的品質,尊敬長輩、懂得感恩則是這一品質的根本。
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分別在2003年和2007年在山西省紅十字托老中心和西柳林慈善愛嬰院設立愛心教育基地,10余年來,慰問孤寡老人和殘障孤兒的活動,無論風霜雪雨,從未間斷,每月兩次的敬老愛老行動和每月一次的幫扶孤殘行動,彰顯全院師生做事要立足實際,為人要思飲水之源。為了更好地發揮育人功能,青年志愿者會為老人和孩子帶去精心準備的文藝節目,為他們送去一片愛心,一份溫暖和快樂,真正體現藝術活動的價值,更賦予了藝術教育深刻的含義。
此外,通過聯誼活動,展示學生的藝術素養,增進與各兄弟院校的友誼,也利于藝術教育工作的交流互動,從而促進共同發展,更好實現藝術教育的育人功能。
總之,藝術教育要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從辦學理念,到組織管理,到課程開設,再到課外藝術活動,應協調統一,共同促進學生藝術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全面發展。應將藝術教育理念不斷創新,積極探索,主動實踐,營造更加和諧繁榮的文化藝術氛圍,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校成為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