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子 愉
(西北師范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
西方古典音樂發源于歐洲,當時的歐洲主要以宗教音樂和世俗音樂為主,有明確的記譜方式,有理論有規范,對于音樂作品也有嚴格的規定以及要求,很少會有即興發揮的空間,大多要求理性和情感的統一,在音樂上追求的則是嚴謹和完美,加之當時的樂器大多以管風琴,古鋼琴,小提琴為主在音樂的演奏上和聲和音樂更加豐富,著重于音樂的功能性,作曲家在抒發個人感情的同時必須要遵守嚴謹的規則,因此比較具有客觀性。
中國傳統民間音樂里面主要是以“和”為主,其次加入了“虛”的意境。讓人感覺意味深長,在這當中要求真、善、美的統一,“情”與“景”的交融。音樂因為中國古代文人雅士慢而有志的生活節奏,追求的是一種中和、簡約、適度、空靈的感覺,音樂帶有非常強烈的感情色彩,是一種強烈的情感的體現,因此比較具有主觀性。
西方古典音樂與中國傳統音樂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國傳統民間音樂常常給人一種非常虛幻的,朦朧的,唯美的感覺,大多數會把個人情感帶入當中,引人入勝。而西方傳統音樂對于旋律則強調的是借助于和聲、復調、配器等手段,把音樂描繪得逼真、形象、具體,非常的寫實。
朱踐耳先生于1922年出生,是我國非常著名的作曲家。自幼學習鋼琴等樂器,朱踐耳先生他的一生當中主要的創作時期分為三個時期。
早年朱踐耳先生在國外有著留學的經歷,深入的了解了西方音樂在創作上的整體構建,所以在作曲上他受到西方音樂風格上的一些的影響。又由于長期在受中國傳統的音樂的影響,所以在音樂創作上朱踐耳先生將西方古典音樂作品的技術融入到中國傳統音樂當中。
序曲《流水》是朱踐耳先生在1956年蘇聯留學的時候創作的,當時總共創作了兩首鋼琴套曲,而《流水》則是《序曲二首》二首當中的第二首作品,在創作中很大程度上發揚和保持了民族的特色。在創作的時候朱踐耳先生受到古琴曲《流水》以及云南大理白族的民歌小調《小河淌水》的一些啟發,是一首以云南大理白族的民歌小調《小河淌水》為主旋律而創作出來的鋼琴作品。
《小河淌水》這首民歌小調主要描繪的是一幅很唯美場景。在云嶺之南白族的一個小村莊附近,晚上皎潔的月光下,四下一片寂靜,只有山間的小溪中時時的傳來淙淙的流水聲,有一個非常樸實、善良的阿妹來到小河邊看到眼前這么美的情景便思緒萬千,阿妹望著月亮,把對阿哥深深的思念之情,借由當時的情景用優美的旋律抒發了出來,阿妹希望她那柔美、婉轉的歌聲,以及對阿哥濃濃的愛意,能夠隨著淙淙的流水,傳到遠方阿哥所在的那個地方。
朱踐耳先生的《流水》在調性上,運用了中國傳統五聲調式中的C羽調式,并且受到古琴曲《流水》的一些啟發,采用了“散—慢—快—慢—散”這樣的一種曲式結構,是中國傳統民間音樂的典范。而在整體的構建上則是采用了西方音樂中變奏曲的形式,全曲分為66個小節,由主題以及四組變奏組成,采用比較自由的三段式結構。

由譜例1、譜例2中我們便能看到作者將《小河淌水》與中國古琴曲中的《流水》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運用到創作當中。而《小河淌水》這首民歌小調朱踐耳先生將它作為鋼琴作品《流水》的主旋律,與西方樂曲的創作結構不同的是,這首鋼琴曲它將主題由“起承轉合”的四句構成,其中總共有八小節,每兩小節之間可以為一句。主題旋律是由右手高聲部在節奏上做出相應的變化后,配合古琴演奏中“拂”的手法,使用六連音模仿潺潺的流水聲,將主旋律襯托的寧靜而又悠遠,就好像是山間潺潺的流水聲伴著阿妹的悠長的呼喚聲輕輕的流到了阿哥身邊。

到譜例3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出主題已經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進入到第一次變奏當中,將調性轉為F羽調式,我們依稀可以從可以從柱式琶音的上方音聽出民歌的旋律。仿佛在云端之上月亮時隱時現,而在兩個樂句的結尾處我們可以看到是由兩個三連音來結束的,仿佛一種嘆息、一種留戀、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而伴奏聲部由左手來演奏,仿佛平靜的小河開始有波浪起伏的感覺,仿佛平靜的小河緩緩的流到瀑布,水面一點點的開始波瀾起伏,襯托著時隱時現的月光以及阿妹內心的起伏。

譜例4、譜例5中我們可以看出朱踐耳先生依舊沿用民歌的主題旋律采用了我國民歌當中所獨有的三連音以及切分音,呈現出山歌非常自由,隨性的一面。并且巧妙的使變奏二與變奏三以模進的形式將全曲推向高潮,切分音仿佛小河流過瀑布,利用右手八度是主旋律更加的強化,仿佛從瀑布流入了汪洋大海之中,加之左手的伴奏,更加使人產生一種緊迫感,仿佛阿妹對阿哥的思念穿過山谷,仿佛阿妹要將對阿哥壓制在心中的思念表達出來一般。緊接著隨后的便是四五度對位的過度段,仿佛阿妹將內心壓抑的情感發泄完之后慢慢回歸到平靜,又仿佛依舊有一種淡淡的憂傷及悵惘的感覺。

譜例6是全曲第四次變奏,朱踐耳先生將主旋律放到中聲部由左手大拇指演奏,可以說的上是一段綜合全曲的再現部主題的節奏由開頭的四分音符變為了二分音符,伴奏音型省去流動式的音型,變為四度五度交替出現,使整個旋律變得淳樸,仿佛又回到最初阿妹所在的河邊,而不同的使內心宣泄之后的更加平靜,仿佛電影鏡頭中最后的大全景一般。
鋼琴曲《流水》在創作的手法上風格獨具一幟,運用了中國音樂與西方音樂相結合的獨特手法,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運用豐富多彩的和聲連接中國五聲調式,充分的展現了我國民族民間藝術在鋼琴音樂中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