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滔
(無錫大橋實驗學校,江蘇 無錫 214001)
大眾音樂文化對教育的影響十分深遠,特別是中學音樂教育。通過不斷對中學生的音樂的欣賞能力進行提高,可以根據中學青少年的特點,將其積極向上的審美以及樂觀的情緒培養起來,青少年主題培養是當前大眾音樂文化的目標之一,提高這部分群體的音樂,能夠讓其文化素質順應時代發展,趕上歷史發展潮流,從而最終塑造出創作綜合音樂并且懂得音樂的素質較高的未來人群。
隨著大眾音樂文化的普及,當前人類對音樂媒體的興趣不斷高漲,日常生活中已經逐漸融入了大眾音樂文化。經歷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積淀發展,大眾音樂文化在人類教育以及人類的發展上,有了更深入的研究。經過篩選,留下了一些優秀的音樂,這些大眾音樂文能夠引導中學生積極向上,而內容不健康的消極的大眾音樂,因為其包含的文化容易影響學生的素質發展,因此逐漸被淘汰,還有的出現過違法犯罪的行為,可能引導中學生走向歪路[1]。
大眾音樂文化和中學音樂教育在發展上有著密切相關的部分。中學音樂教育要在大眾音樂文化發展的前提下,做改革創新之路,強化實際發展需要,從中學生的角度以及音樂文化素養培養的角度進行創新。
大眾音樂文化在學術理論界中的定義,缺乏明確的規定,如果從字面上來理解,大眾音樂文化屬于大眾文化的領域。很多中西方學者認為,大眾音樂文化是一種被廣泛傳播的文化形式,通過現代化電子媒介進行傳播,而且隨著工業的發展大眾音樂文化也在不斷的發展中,消費時代又助推了大眾音樂文化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一部分產物,其主要特征就是做引導大眾的文化需要消費,讓人類廣泛參與其中,成為一種普眾的文化活動。因此,大眾音樂文化是通過媒介產生的一種與歷史特定時期共同發展的文化產品。
大眾音樂文化與中學音樂教育的相互聯系,貫穿在大眾音樂文化的發展中,大眾音樂文化有其基本的特征,包括民族地域化,創作群體自由化,題材內容自由化等特點,大眾音樂文化的這些特征容易受到中學生的喜愛,例如曾經風靡一時的《最炫民族風》、《小蘋果》、廣場舞神曲,在眾多中學生中贏得的好感是非常高的,不僅在學生群體中,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大眾音樂就像春風一樣,普及到群眾中,而且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些角度上講大眾音樂文化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是可以迅速普及的,因為他符合歷史的發展趨勢上[2]。
首先,現階段大眾音樂文化下的中學音樂教育存在一些問題,一些優秀的文化產品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還存在一些庸俗的作品,影響學生的審美價值觀,這部分學生的價值觀還處在波動狀態。如果一些消極的不健康的精神文化,成為他們腦海中的主旋律,勢必帶來很大的生活負面影響。
第二,中學生的人生觀還沒有確定下來,大眾音樂文化在商業化的發展道路上,由于經濟利益的驅動往往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內容,即便是優秀的節目,在中學生音樂教育上也有不利的一面。大眾音樂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經過實踐證明,其作品和內容的影響,良莠不齊,例如《快樂女聲》中,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對中學生的影響較大,在中學生中甚至產生的一些盲目的崇拜審美現象,為了追星而放棄學業,這是一種錯誤的價值觀。
首先,社會不斷發展,教師也應該不斷提升專業技術和專業知識緊跟時代步伐,從學生的角度看待社會音樂文化,提高師資力量。
第二,規范媒體的傳播,因為大眾音樂文化是需要通過媒體傳播的網絡和電視媒介進行普及的。如果在傳播渠道上不加以管控和把關,一些優秀的文化產品會被埋沒,一些消極的文化產品就會被傳播,提高媒體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才能幫助優秀的大眾文化進行傳播[3]。
第三,大眾文化傳播的大環境正在變得越來越號,大眾音樂文化被中學生的認識度和關注度變得非常廣泛。初中生面對性能的音樂文化,在自我控制能力上較弱,此時學校和社會就要從各個方面共同聯手,有效改變中學音樂教育的現狀,從教學模式創新和教學手段的創新方面,奠定大眾音樂文化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基礎[4]。
大眾音樂文化的發展是源遠流長的,中學音樂教育應從教學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提出適應大眾音樂文化發展的實施對策,發揮大眾音樂在初衷音樂教育中的良性作用,每位中學音樂教師從可以結合自身教學經歷,對于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找到影響中學音樂教育的大眾音樂文化的根本原因,分析大眾音樂文化的傳播利弊,最終進行音樂教育的創新和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