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靜
(新疆藝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9)
通過對高校舞蹈專業音樂課程教學的分析不難發現,師資力量薄弱,課程安排不合理是存在的主要問題,導致學生的節奏感較差,甚至無法準確把握音樂中的情感,亦不能用舞蹈動作將情感充分的表達出來,之于學生的專業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對此,必須要積極實施音樂課程改革,轉變當前教學弊端,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舞蹈學習環境,助力學生舞蹈綜合素質的協調全面發展。
我國舞蹈專業人才相對匱乏,不能滿足市場的旺盛需求,高校舞蹈專業是培養舞蹈人才的搖籃,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舞蹈專業教學應積極摒棄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針對教學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制定相應的改進對策,促使舞蹈專業教學質量得到穩步的提升,以培養更多高水平的舞蹈人才。考慮到音樂課程在舞蹈專業中的重要地位,其教學改革應作為首要任務,目前我國舞蹈專業音樂課程教學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設置上都存在著諸多弊病,如不能及時加以改革,教學效果將無法得到保證,不利于舞蹈人才的培養,學生就業也將成為難題。
不少高校都將傳統教學理念奉為圭臬,將長期以來形成的課程體系原封不動的應用到舞蹈專業教學中,在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也一味的沿用傳統教學模式,以自我為中心設計教學方案,這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距甚遠,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幅度下降,學習效率十分的低下。為了調動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學習積極性,需要教師能夠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需求入手,創建趣味性課堂,肯定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使學生真正融入到音樂課程教學之中,那么學生在教學中就會受益良多,對音樂課程教學也會抱有濃厚的期待,有助于推動舞蹈專業音樂課程教學的長效開展。
以往的高校舞蹈專業音樂課程教學中是以教材為主要參考資料,教材中收錄的歌曲大多是國外經典曲目,很少涉及到我國民間音樂和流行音樂,沒有發揮出音樂課程教學對傳統文化的傳播作用,難以對學生的情感進行熏陶和感染。在新時期,高校舞蹈專業音樂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方向就是更新教學內容,重新編纂教材,加大中國傳統民間音樂和流行音樂在教材中的比例,這些都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曲目,可以向學生講述歌曲的創作背景,同時運用音樂欣賞、即興伴奏、合唱、伴舞等不同教學形式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將舞蹈和音樂緊密的結合到一起,向學生展現音樂的無窮魅力。
以學生為主體的舞蹈專業音樂課程教學在教學方法上也要有所革新,注重對學生內在潛能的激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這樣學生才會成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舞蹈人才,將舞蹈文化廣泛的傳播出去。教師要經常與學生交流,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需求,積極采納學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將自己的想法傳遞給學生,將舞蹈和音樂的密切聯系展示給學生,當學生遇到疑問和困惑時及時為其解答,消除師生之間的隔膜,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那么高校舞蹈專業音樂課程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西方教育非常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這點非常值得高校借鑒,我們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學生們的身心發展和審美過程為基礎,結合高校舞蹈專業音樂課程教學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以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引導學生感悟音樂,體會樂曲中的情感。相對于其他的藝術形式而言,音樂和舞蹈中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音樂課程教學的一個重點就是引導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和樂曲產生情感共鳴,學生就會產生前所未有的滿足,學習態度也會更加認真和端正。
目前,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知識體系也在逐漸的完善和優化,知識不斷更新,這對于教師的整體業務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對新形勢,要不斷提升教學水平,教師要及時豐富自身知識內容。學校可定期安排教師外出學習或進行業務培訓,掌握國內外舞蹈的發展趨勢和市場變化,這樣能夠將教學內容與市場發展相結合,合理調整教學結構。教師還要多利用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等,通過聲、色、圖等多種形式讓舞蹈更富有表現力,也能夠讓學生有更深刻的感受,提高學習效果。另外,將課堂教學與生活相結合,藝術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將二者結合能夠豐富課堂教學素材,讓教學更富有多元化,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美的部分,從發現美到追求美,促使學生審美意識得以不斷的提高。
高校舞蹈專業音樂課程教學改革已經迫在眉睫,需要高校能夠轉變傳統教學思想,積極更新教學內容,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重新調整課程結構,確保學生能夠產生對音樂和舞蹈的濃厚興趣,將內心真實的情感用舞蹈動作表達出來,在此情況下學生對舞蹈藝術的理解必然會更加的深入透徹,在舞蹈的道路上也會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