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汝
(天津音樂學院,天津 300171)
無伴奏二胡套曲《如來夢》,又稱《種子火焰》,是宋飛1997年相約劉文金而創作的,作曲家劉文金以《袍修羅蘭》中代表人物的哲學屬性為靈感,按照佛學哲理及宇宙觀、自然觀的解釋,以“地、水、火、風、空、見、識”等七種自然物質與精神世界的產物“如來藏”為主題,創作了二胡套曲《如來夢》。
劉文金在創作之初就強調演奏者的二度創作,構成“作曲——演奏”的雙向互動?;蛟S這就是劉文金在音樂設計時的獨具匠心之處,希望在演奏時更突出對作品的想象力,最大程度發揮二胡“寫意性”的功能,把對生命哲學的思考,通過二胡詮釋出來。作曲家根據樂曲風格、內容的需要,從二胡的定弦、指法、演奏技法上尋求突破和創新,將中西音樂作曲技法和旋律發展手法進行融合,并對二胡的表現方式上進行了很大的突破,如雙馬尾弓子的演奏、八度的定弦方式、擊打琴筒演奏等。將二胡的各個部位運用的淋漓盡致,給聽眾帶來不同聲色、不同風格差異的想象空間。
《如來夢》的八首作品,向聽眾傳達了作曲家對生命的體驗和感悟:《地——醉客伏泥》,是生命孕育的根基;《水——水玉姑娘》,是生命力量的載體;《火——彩衣姑娘》,是生命希望的光明;《風——巡山少年》,是生命長度的遐想;《空——天宇少年》,是生命意義的反思;《見——瓔珞姑娘》,是生命本源的探究;《識——夸克》,是對生命毅力的透徹。作曲家用二胡的內斂、沉靜、悠揚、清澈的音樂,詮釋著對生命哲學的思考。最后“真善美”的《如來藏》象征人類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的美好。二胡在飽滿的音色中,極力向前奮進,之后用柔美的歌唱性旋律,達到了生命的最完美境界。
為了表現作品的純真意境,宋飛以情景音樂會、無伴奏以及連續演奏的套曲形式,將這部作品呈現給了觀眾。這樣一個音樂會的展示,體現了二胡曲的創作發展呈現更富有哲理和佛學理念的趨勢。
《如來夢》作品中,大量的自由板式,無小節劃分的段落,也給予了演奏者大量的創作空間。作曲家并沒有將演奏者局限于譜子中,而是給予了演奏者最大限度的想象和發揮的空間。對于這樣一部作品的音樂表達,宋飛認為是有變數的,而這種變數是要依據作曲家的樂思及自身的此時此感,對音樂進行一定范圍內的變化。這種自由的模式使得宋飛在演奏時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最大程度的發揮了二胡的“寫意性”,為二胡音樂增添了更深刻的含義。
宋飛通過自己對生命或人生的心理體悟,出演了情景音樂會《如來夢》,通過二胡表達出來她對《如來夢》的佛學中的生命哲學感悟。下面就來分析其中的兩首作品,簡要賞析宋飛對《如來夢》的理解。
“空”在佛學中指的是萬物皆為虛空,一切都是幻覺而已。在《空——天宇少年》中,宋飛安排古箏和簫的引入,很好的將我們帶入了天宇少年自然演奏古琴的情景,發出了意念中美妙的樂音,體驗“萬物皆空”的感受。宋飛的二胡演奏富有意、情、趣的獨特內涵,更體現了她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對佛學哲理中空靈、真善美的感悟,聽起來自然流暢,揮灑自如。
“袍修羅蘭”在佛學中代表著生命的頂峰境界,即“如來藏”。生命的起源是如來藏,物種的起源也是如來藏,如來藏是萬發的起源。劉文金將《如來夢》最后一部作品設計為《如來藏——袍修羅蘭》,是對佛經中七大宇宙構成元素的融合,引發人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也是二胡套曲《如來夢》中最富佛學含義的一部分。宋飛將自己對“七大元素”的感悟與體會,也融匯在了最后這一首曲子中,她開始尊重作曲家最初無伴奏的形式,沒有采用任何樂器伴奏,只是用舞蹈加以襯托,男女演員身著一白一黑的服飾,象征著“陰陽”這個樸素而博大的哲學道理。通過打擊樂來表達對生命無上境界的憧憬。二胡在飽滿的音色中,極力向前奮進,之后用柔美的歌唱性旋律,達到了生命的最完美境界。
二胡套曲《如來夢》的創作及情景音樂會的成功演出,是二胡這種樂器在當代發展的又一大跨越,作曲家用音樂的語言來表現對佛學哲理的探求。在這部作品中,劉文金所構建的人生境界,就是代表宇宙“真、善、美”的如來藏,他用音樂表達了生活唯有以純凈之心為起點,通過思考、行善、覺悟,才能達到最后生命的高點。而宋飛將樂曲中體現的意境物化出來,通過情景音樂會的形式讓聽眾能夠更加深切、準確的理解這首樂曲,實在是一次勇敢的嘗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