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珊
(閩江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鋼琴教學融合了藝術、科學以及技能等等,鋼琴教學實際上是技能訓練與心理訓練相結合過程,訓練過程較為繁復與復雜,那么就需要鋼琴教師做好分析與研究工作,結合科學規律與科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正確指導。無論是在專業教學中還是在普及性教學中,都需要結合理論知識、教學方法以及彈奏技巧,結合學生個性特點、學習與演奏的心理特點與動作特點、技能學習規律等等,堅持因材施教原則與循序漸進原則,采取恰當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案,選擇更加科學、更加合理教學模式,促使學生能夠更加熟練、更加全面掌握彈奏技巧,提升學生心理品質以及心理素質。
心理訓練的重點是對自身心理狀態與心理特征進行調整,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重視訓練鋼琴的彈奏技巧,但是對訓練時間方面的投入并不大。若只是單純進行鋼琴技能訓練,不重視心理訓練教學,不利于調整教師和學生之間心理狀態,無法達到提升學生鋼琴素養目標。例如,一部分學生鋼琴彈奏訓練過程中,大多能夠嫻熟彈奏完整鋼琴作品,但是進入到比賽現場、考級現場后往往發揮市場,無法真正發揮自身鋼琴水準,這同鋼琴教學中忽視心理訓練具有密切聯系。一部分學生鋼琴彈奏中無法集中注意力,鋼琴比賽賽場中也容易緊張而發揮失常。而一部分學生雖然在日常練習中的鋼琴成績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是在比賽賽場、考級考場中卻能夠獲得滿意成績,這和過硬心理素質具有密切聯系。
從鋼琴角度來看,學習難度乃是客觀存在,彈奏技巧提升速度較為緩慢并且非常復雜。學生在鋼琴學習中受到多種曲類限制,這就使得學習過程中需要面臨著非常多的困難,每一個成長都需要付出非常大努力。面臨著繁復練習與艱難提升,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考慮到這個問題,那么就需要有效開導以及緩解學生畏難心理,相較于重復性的鋼琴訓練,尤為重要。若是學生鋼琴練習效果并未達到預期效果,那么學生非常容易出現挫敗感以及悲觀情緒,促使接下來鋼琴學生產生明顯抗拒心理與畏懼心理,促使學生缺乏自信心,產生逃避態度,對未來學習與訓練產生心理障礙。
學生自身認識到學習鋼琴技能重要性后,往往后悔自身的起步時間比較晚,進而產生了急于求成的功利性心理,期望能夠盡可能完成鋼琴學習,進而靈活應用到實踐中。任何學習都屬于循序漸進過程,無論是培養實踐能力還是彈奏技巧,都需要經歷長時間練習與努力,若是功利性心理過重,那么促使學生練習中產生急躁迫切情緒,一旦無法實現目標,那么可能產生悲觀情緒與消極情緒,阻礙整個鋼琴學習過程。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看,興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那么在鋼琴教學中,需要結合學生的鋼琴學習興趣給予正確引導以及合理培養,教師需要通過恰當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鋼琴學習興趣。例如,在《車爾尼599第49條》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該曲音節特色,通過更加形象方式向學生講解樂曲,考慮到《車爾尼599第49條》技術性比較強,音階也具有均勻、快速特點。教師可以將音階比作爬山,通過比擬方式來呈現出音階的特點,諸如,音階如爬山,那么音階上呈現出逐漸增強;音階如下山,那么音階上呈現出變弱。學生在鋼琴彈奏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告知學生彈奏《車爾尼599第49條》就像是可以快速、穩定爬山,通過生動教學方式來促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楚了解音階彈奏所需要注意問題,激發學生鋼琴彈奏興趣。在鋼琴教學過程中,借助演奏觀摩方式促使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比較、相互學習,對于學生學習進步,那么就需要教師給予及時表揚與激勵,促使學生能夠自我肯定并且獲得成就感,提升學生鋼琴學習興趣。
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教師需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揚長避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需要對學生差異進行了解,采取針對性教學措施,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掌握學生鋼琴技術學習主要弱點與不良心理障礙,針對性選擇教材。具體分析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同學生對同一個問題所選擇解決方式也存在著差異。例如,學生在鋼琴彈奏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手腕僵硬、手指僵硬、手指獨立性不強等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彈奏方式不夠規范,一方面是心理緊張。在鋼琴教學中可以借助重量彈奏方式進行反復的練習體會,同時體會手臂重量掛到指尖的感受,通過多種交流方式來消除學生鋼琴彈奏心理障礙。考慮到一部分學生鋼琴學習的起步比較晚,彈奏技巧訓練也存在著不足,那么就需要具有非常強的分析能力與理解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學習長處。鋼琴教師教學內容選擇方面需要更加注重演奏要點、演奏要領等方面的教學,講解中則需要選擇對比法、歸納法、總結法、啟發法等等,提升學生問題分析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逐步提升學生鋼琴彈奏能力。
鋼琴演奏以及鋼琴練習過程中,那么就需要保證學生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演奏音樂時,演奏者需要保持優秀演奏狀態,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擺脫外部干擾以及心理干擾,為順利鋼琴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礎。心理活動中,注意力具有指向性以及集中性,那么就需要鋼琴演奏者能夠壓制自我懷疑意識與恐懼意識,樹立積極導向心理意識,為正常發揮鋼琴演奏提供保證。此外,鋼琴演奏過程中,需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盡可能克服學生的緊張心理。在訓練注意力時,首先需要強化鍛煉學生意志,鼓勵學生進行自主調整和自主適應,提升學生鋼琴學習中應對困難心理素質,提高學生鋼琴學習意志力,進而能夠更好抗拒多方面干擾性因素。此外,還需要重視聽力訓練,提升學生聲音接受能力與聲音分辨能力。學生凝神傾聽鋼琴樂曲,這樣有利于提高注意力指向性與集中性,盡可能的排除一切干擾性因素。
鋼琴演奏屬于時間藝術,那么就需要演出者付出非常多的努力。為了能夠保證鋼琴演奏能夠達到理想效果,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制約了鋼琴的演奏水平。鋼琴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心理訓練,采取恰當訓練方式,盡可能減少心理問題所產生不良影響,進而能夠呈現更加完美表演。鋼琴教學心理屬于系統工程,那么就需要深入分析鋼琴彈奏內涵與鋼琴彈奏本質,教師不僅需要重視彈奏技術傳授,還需要重視感性訓練與理性訓練,充分發揮教師引導職能,潛移默化間促使學生能夠領悟、感受鋼琴學習樂趣,提高學生鋼琴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個性差異,對學生心理特點進行分析,積極的排除負面影響,引導學生能夠構建自我調節心理、自我激勵心理與自我肯定心理,保證足夠演奏活動與練習活動,優化鋼琴教學目的與鋼琴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