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珺倫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
高校要不斷的對鋼琴教學進行拓展和研究,提升鋼琴教學的適應性。使學生可以在新的鋼琴教學方法之下不斷的提升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提升教師的鋼琴教學技能,促進學生的鋼琴藝術造詣。
高校的鋼琴教學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往往鋼琴教學的理論知識指導多于實踐的操作。導致這種問題出現的影響因素可以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大多數的高校在教學環境中比較偏向學術的氛圍,并且高校的教師通常學術氣息較重,多為學術派。在如此的氛圍中,高校學生的鋼琴學習重點,就會放在理論知識和學術的研究上面。第二種原因就是鋼琴教學的本身存在較大的局限性,鋼琴教學沒有辦法為學生提供較多的實踐操作機會,不僅僅是因為鋼琴器材的價格昂貴,高校學生的練習機會較少。并且在鋼琴表演上面也缺乏機會,因為鋼琴雖然可以榮稱為樂器之首,但是通常情況下很少會有單獨的表演和舞臺,大多數的表演都是為聲樂演唱等節目伴奏,或是為別的樂器伴奏[1]。所以,在高校鋼琴教學里,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研究多于實踐性的教學。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不斷的進行擴招,這種情況容易影響到高校的鋼琴教學質量。因為高校的擴招會為高校增加大量的學生,這樣的情況會影響到鋼琴課的教學。因為鋼琴課的學生人數會直線上升,會從之前的小班式教學或一對一的教學,轉變為大班集體上課。大班授課的教學方法會使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鋼琴學習情況。鋼琴教師不能進行針對性的教學,無法感受到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鋼琴教師只能去重點關注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和考試的成績,只能去關注技能性的教學,卻忽略了在情感上和藝術上的教學[2]。使學生創造力、想象力和個性化無法得到較好的發展。嚴重的情況甚至是學生在鋼琴學習中,指法錯誤的情況教師都無法及時的進行糾正。但是大班授課也存在一定的優勢,那就是方便教師對鋼琴知識的講解,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并且大班授課的教學方法還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對鋼琴學習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還能使學生們進行鋼琴學習的交流和討論,共同提升。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的鋼琴教師大多是畢業于師范類的院校,畢業于師范類的院校的教師盡管有著非常高的綜合素質和較專業的理論水平,但是在鋼琴的實踐性教學經驗上還是會有所欠缺。因為鋼琴是一門藝術,是屬于技術性的科目,鋼琴彈奏著需要進行長時間的練習。如果只是重視理論上的學習,沒有較長的練習時間,就容易學而不精。并且因為每個人的習慣和領悟能力不同,因此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鋼琴彈奏特點。但是對鋼琴這門藝術的領悟和感受不同,在彈奏鋼琴時引起人們的共鳴感也各不相同,促使有的人可以成為大師級別的演奏家,有的人卻不行。因此,如果將鋼琴教學的理論知識教學和實踐操作教學有機的結合,就容易發現很多師范類院校畢業的教師,在鋼琴教學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數的師范院校畢業的教師,在鋼琴的教學上更加重視對學生的理論技巧培育,大多都上綜合性的課程,很少會專門上實踐操作課程。所以,導致高校的學生很少會存在既掌握了專業的鋼琴理論知識,又在鋼琴的演奏實踐上擁有實力[3]。當然,高校的教師在鋼琴的教學上也存在這個問題,這就是目前高校中對鋼琴教師聘用的難題。這會容易導致高校的教師在鋼琴教學課堂上,出現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
在藝術的類別中,鋼琴學習是一項重要的學科。學習鋼琴需要學生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但是目前我國的高校在上課時長方面、教師的精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如今的鋼琴教學大多只重視學生鋼琴技能上面的練習,只是一味地訓練并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意識、人文素養和審美能力[4]。但是實施高校鋼琴教學方法的拓展工作,可以在最大可能上提升學生的藝術造詣和創新意識,減輕在課時和教師精力上面的局限,促進學生不斷的提升綜合素質。
進行高校鋼琴教學方法的拓展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們的鋼琴彈奏技能。由于在進行教學方法的拓展時,教師需要對教學資源的缺失進行解決,還需要重視對學生的培養。因此高校教學方法上的拓展和探索可以有效的讓教師提升對教學方法上的重視,對鋼琴教學不斷的探究,豐富教學的方式,可以不斷的提升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
在進行高校鋼琴的學習時,學生是在進行著一項藝術性的學習,因此,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極其的重要。藝術的最終分類別學習,都是為了使學生明白和懂得什么是創造。雖然鋼琴的彈奏擁有很多的技巧,但是在進行鋼琴的學習時,有的人可以實現最高的藝術造詣,但是有的人卻不能。并且在彈奏鋼琴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彈奏習慣和技巧,因為每個人的思想意識和創新能力都是不同的[5]。因此,要不斷的加強對高校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力的培育,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有所成長和體悟,不會一味的模仿。因為鋼琴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因此我們在演奏鋼琴時,就是在進行藝術的創作和感知。但是如果想要更好地更深入的去學習和演奏鋼琴,就需要擁有較強的審美能力,需要可以發現美的意識。在進行高校的鋼琴教學時,鋼琴教師需要不斷的培育學生們的審美能力。不僅僅是在音樂方面的審美能力,還包括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美、文字書本中的美、影像圖片中的美等。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盡最大可能的將美演示給學生,使學生能夠體會到審美的意義[6]。多多進行有關美的討論和講解,這樣也可以讓學生有效的提升審美能力,因為審美能力的培養是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的,并不能特意的去強加。要保持課堂上鋼琴教學的輕松愉快氛圍,這也是提升學生審美的重點。
高校教師的教學思想對學生學習鋼琴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教師需要及時的轉變舊的傳統教學思想,與時俱進。認識到鋼琴的學習不僅需要理論的教學,還需要進行實踐的操作。所以,教師需要不斷加強學生對鋼琴學習的實踐能力,重視學生在綜合素養上的提高。高校在進行鋼琴教學時,教師所運用的一般是傳統式的小班授課的教學方法。但是想要向小班授課的教學方法上轉變,教師就要盡可能的去解決重重的困難。高校教師可以借鑒目前比較成功的教學方法,那就是大班授課和小組學習的相互結合。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和工作量,還能讓學生組成小團隊進行互相的交流學習。在實施這種教學方法時,教師需要先為學生教授鋼琴的相關知識理論和學習技巧,使學生們可以對鋼琴的學習有個大致的了解[7]。然后就是進行學生的分組工作,并且要讓每個小組的學生都可以進行互相的幫助,多多交流溝通鋼琴有關的感悟和技巧。因為不同的學生對鋼琴學習的感知能力、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都不相同,對鋼琴學習的理解不一樣,進行討論和交流可以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并且把學生分成小組還方便教師進行管理和評價。
在進行鋼琴教學時,教師要重視學生對鋼琴學習上的彈奏練習。鋼琴的練習內容主要是樂法的訓練和指法的練習,這些都是基本功的訓練。這就對鋼琴教師擁有較高的要求,教師要不斷的引導學生實施聲樂方面的練習。當然教師除了幫助學生進行鋼琴的練習之外,還要把一些鋼琴彈奏的思想和技巧教授給學生,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演唱樂譜。因為在課堂上為學生唱樂譜是鋼琴教學中比較普遍的教學方法,利用唱樂譜能夠讓學生更加輕易的了解樂譜的節奏。鋼琴教師為學生唱樂譜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記憶住鋼琴的學習內容,還可以使學生在節奏上娛樂自己的感受。并且教師在學生進行鋼琴練習時要適當的給予學生以鼓勵和贊揚,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鋼琴學習興趣。在進行鋼琴的教學時,要重視彈奏鋼琴時的感受和情感。高校的鋼琴教師在進行學生的音樂敏感度練習時,要實施一定的科學對策。音樂的敏感度就是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聽起來很虛幻,但是在實際的鋼琴學習上,還是要給予重視[8]。要不斷的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敏感度,這需要學生在平時進行大量的音樂欣賞和鋼琴練習,才可以擁有較為靈敏的音樂感知能力。鋼琴雖然經常作為配樂來進行演奏,但是鋼琴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可以成為鋼琴大師的人少之又少。所以,高校的鋼琴教師要在不斷訓練學生鋼琴的指法等基礎教學之外,也要重視對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可以感受到音樂的美,感受到鋼琴的魅力。
在高校進行鋼琴教學方法的拓展工作,可以在最大可能上提升學生的藝術造詣和創新意識,減輕在課時和教師精力上面的局限,豐富教學的方式。不斷的提升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學生不斷的提升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