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漫青
(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甘肅 隴南 742500)
在幼兒教育工作當中,音樂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教育、教學內容,其對幼兒的成長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當加強幼兒音樂教育方面的研究、探討與實踐,不斷提高幼兒音樂教育的質量,從而促進幼兒實現更好的發展。
音樂是一門表達內心情感的藝術,而情感的產生與人所處的情景直接相關,所以將情景教學法應用于幼兒音樂教育,可以讓幼兒更直觀、更真切的學習音樂、感受音樂。同時,在幼兒音樂教育中,通過對情景教學法的應用,還可以顯著提升幼兒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打破傳統固化的教學方式,更好的吸引幼兒注意力,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和配合教學[1]。
例如,在實際的教育、教學當中,教師應當根據歌曲合理創設音樂情景,以便讓幼兒能夠在情景當中去更好的學習和感受音樂,如在《茉莉花》、《鄉間小路》等歌曲的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對教室進行適當的“改造”,用一些簡單的裝飾來創設出茉莉花盛開的情景、鄉間小路上的情景,然后在情景當中對幼兒進行教學,帶領他們歌唱。同時,教師還可以嘗試利用信息化教學技術為幼兒創設音樂情景,在信息化教學技術的幫助之下,教師可以創設出非常立體的音樂情景,能夠讓幼兒全身心的沉醉于音樂當中,更加有利于幼兒的音樂學習,如在《小鳥小鳥》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為幼兒播放真實的空山中鳥的叫聲,在《螢火蟲》的教學當中,教師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為幼兒播放夏夜田園螢火蟲的飛舞,同時配合音樂本身的播放和教學,便可以讓幼兒更加沉醉于音樂的欣賞和學習。
在以往的幼兒音樂教學當中,幼兒大多數時候都只能通過歌唱的方式參與其中,稍微顯得有些被動,降低了幼兒對音樂的主觀感知和體驗,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通過音樂學習可以獲得的發展[2]。而開展游戲化的音樂教學,則可以讓幼兒從簡單的學音樂變為更高層次的玩音樂,進而提高幼兒音樂教育的質量。
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聽音樂、學動物的小游戲,將小貓、小狗、小羊、小牛、小雞、小鴨的叫聲,混合進音樂當中,或是直接下載相關的兒童歌曲,然后播放給幼兒聽,讓幼兒一邊聽、一邊唱,同時還要根據音樂當中的動物叫聲模仿相應的小動物,這樣一來幼兒便會更加仔細的去傾聽、歌唱,并形成對各種動物的客觀認知。
音樂是一種表達個人情感且較為抽象的藝術,對于欠缺生活經驗、抽象思維能力又相對較弱的幼兒而言,有時候可能難以很好的進行音樂欣賞和學習。圖形譜是一種表現音樂的形象化方法,它可以通過各種圖形、符號以及色彩等,將原本抽象的音樂用直觀、形象、可視的方法展現出來,這樣一來就非常有利于幼兒進行音樂的欣賞和學習。比如把握音樂節奏,是幼兒音樂教育、教學中需要培養幼兒的一種非常基礎的音樂能力,在常規的教學模式之下,教師很難向幼兒用語言的方式表述清楚什么是節奏,或者如何來體驗和把握節奏,所以這不論是對于教師還是對于幼兒,都是一個教學難題。而通過格子圖形譜的應用,教師則可以更為輕松的讓幼兒體驗和把握節奏,因為對于幼兒而言,格子圖形更加的形象、具體和直觀,這更便于幼兒對節奏形成正確的理解和認識[3]。
例如,在《星光圓舞曲》這首難度較高的歌曲教學當中,為了讓幼兒更好把握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的差別,可以將全曲的節奏用一個格子分別代表一字一拍和兩字一拍的時值長短,并用空格代表四分休止符,通過按格子朗讀歌詞使幼兒輕松愉快地掌握時值的長短,這就可以有效促進幼兒對節奏的快速、有效和正確掌握。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幾點之外,為了讓幼兒能夠更加深入的參與到音樂中來,獲得更加深刻、主觀的音樂情感體驗,教師還應當開展豐富的音樂主題活動,擴展幼兒的音樂實踐與表現空間。
例如,在五一節、父親節、母親節、中秋節等節日中,教師可以提前教會幼兒幾首應節的歌曲,如《我有一個好爸爸》、《爸爸好》、《我愛爸爸我愛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月亮船》等,并讓幼兒提前排練,可以有團隊合唱也可以是獨唱,甚至可以邀請幼兒的父母一同參與,然后在節日的當天表演給所有幼兒及其家長看,這可以讓幼兒獲得非常好的情感熏陶,既有利于幼兒音樂基礎知識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幼兒情感的發展。
對于幼兒音樂教育,我們必須要引起高度的關注和重視,要對幼兒音樂教育、教學進行不斷的改進與優化,以提高其教育質量,促進幼兒實現更好的學習、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