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誼
(吉林省洮南市文化館,吉林 洮南 137100)
所謂的形象思維,就是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始終伴隨著形象、情感以及聯想和想象,通過事物的個別特征去把握一般規律從而創作出藝術美的思維方式[1]。其能力的大小往往代表著一個人審美水平的高低。它從感性出發,利用具體的感性形象表達和展示出社會的本質。這從另一方面與舞蹈創作的含義相類似。舞蹈創作需要創作者具有豐富的舞蹈藝術知識,能夠駕馭多種舞蹈類型的表現方式、語言等等,將對事物的感知轉換成概念,再由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形象,是不同于物質層面的產物。
舞蹈的創作素材大都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通過捕捉生活中的細節,收集可利用的素材,并對其進行深度理解和概括形成舞蹈的創作。在思維創作的理念中,具體形象代表著抽象形象。早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就有對于形象思維的記載,著名的文學理論家劉勰稱形象思維為“神與物游”,指的是藝術家進入創作思維后形象思維的越發活躍性,對生活經歷和生活素材的積累中認識的更加明顯、豐富和個性化。舞蹈通過人肢體動作的表現和姿態將樂曲表現出來,如果表現時沒有情感,那么舞蹈就相當于沒有生命,只有全面理解和感知了客觀事物創作出的舞蹈才會有情感上的共鳴,才能更加吸引觀眾。
舞蹈編導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必須要有敏銳的感知力,能夠感知生活中的不同事物,并對客觀事物進行豐富和美化。只有對大量的事物存在感知能力,才能在情感上和意識上得到進一步的升華,才能在創作上奠定良好的基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舞蹈編導只要仔細觀察、體驗和感悟,才會發現生活中蘊含的生命意義和動人的情感,進而為舞蹈創作提供素材。對客觀事物敏銳的感知能力,能使舞蹈編導的經驗更加豐富,是舞蹈創作中不能缺少的重要因素。舉個例子來說,在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創作《雀之靈》的時候,為了使作品更完美,經常到動物園中觀察孔雀,并結合自身的經歷進行思維擴展,這才使作品有了生命,受到了各界的高度贊揚。
較高的素質和文化休養,是提升舞蹈編導創作效果的一個重要條件。在實際生活中,雖然舞蹈編導對事物存在感知能力,卻無法體驗全部的生活類型和事物。所以,舞蹈編導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文化知識和藝術知識,為舞蹈形象思維的形成提供更多的材料。另外,還能夠豐富舞蹈編導的創作經驗和創作手段,開闊視野,以此來提升舞蹈作品的深度,增加舞蹈的內涵。
想要提升舞蹈的思維形象能力,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培養。
在舞蹈編導的教學中,舞蹈基本訓練是舞蹈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是最基礎的訓練,所以學生們很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一些學生因為無法理解舞蹈的含義,使其舞蹈動作出現錯誤和偏差。在進行芭蕾舞的基礎訓練時,手部、腳部站姿的動作不到位,大大影響了后期一系列標準的學習和表演效果。因此,在進行舞蹈教學的時候,舞蹈編導必須注重對舞蹈基礎的訓練,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舞蹈的基礎動作,形成形象思維。
肢體語言能夠幫助學生們構建形象思維。對于語言的練習,要求學生們選擇一個或者多個練習任務,給其一定的性格、環境,讓學生們在這種特定條件下通過肢體語言表達舞蹈的各種形象進而使學生們懂得在這種條件下的舞蹈形象的內心世界和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舞蹈編導還可以借助一些道具,輔助學生們的表演,實現舞蹈和戲劇的融合,幫助學生們更好的創建形象思維能力。
進行藝術鑒賞訓練,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們的創作效果,便于構建形象思維。以攝影藝術為例,掌握好整體的構圖、采光和照片的意義,才能照出好的照片。舞蹈屬于一種動態的表演藝術,用動作表達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攝影藝術和舞蹈藝術有著共同點,兩者之間可以互相尋找靈感。由此可見,藝術鑒賞中存在著許多學習和借鑒的東西,這些知識對于激發學生們的形象思維能力有著很好的幫助。
通過對學生們的舞臺訓練,能夠更好的讓學生們理解舞臺和舞蹈之間的關系,激發學生們的靈感,擴寬學生們的思維。在進行舞蹈表演的時候,學生們將舞蹈中蘊含的意義和主題更好的傳遞給觀眾。很多優秀的作品都經過舞臺形象的聯想。舞臺額舞蹈之間的創新性使舞蹈作品更加豐滿和生動。
形象思維能力使舞蹈編導創作了很多富有感染力的舞蹈形象,它產生的美感在不知不覺間就感化了觀眾。經典的舞蹈作品,離不開舞蹈動作、情感的高度融合。舞蹈編導只有通過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加強對生活中客觀事物的感知力和想象力,協調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關系,才能在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創作出更震撼和吸引觀眾的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