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化市農機局 康靜儀 姜曉龍

2017中國國際農機展銷會在武漢博覽中心舉辦,此次展銷會由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重點支持,參展企業達1993家,其中參展的拖拉機、耕整機、播種育苗機、施肥機、植保機械、收獲機械、畜牧機械、烘干機械和農用無人航空器等新高科技農業機械齊發亮相,別具一格,給予參展人員較大的啟發。
農業資源環境是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也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源頭保障。目前,我國農業資源環境遭受著外源性污染和內源性污染的雙重壓力,已成為制約農業健康發展的瓶頸。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正確的耕作方式、綠色環保的農業機械成為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隨著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的飲食質量的需求增強,尤其注重食品的安全問題,綠色農業是現代農機前進的必要道路。此次展銷會上很多農機具均打破了傳統觀念,為開創節能減排提供了新高度。
此次展銷會對不同條件使用的農機具分類設置了展區,例如丘陵山區板塊展示了新型的小型化,輕量化的農機。動力從當年的柴油機、汽油機,到現在的電動機,機械重量從當年的100kg、70kg到現在的30kg,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農民在搬運和組裝上的體力,使得小塊田地和零星田地、不規整田地,也可以進行機械化耕種,打破了長期因受地理條件因素難以用上農機的瓶頸。加之現有國家補貼優惠政策,使得新型農機裝備被廣大農民接受。
展會上還有一股新星力量正在崛起。新型智能農機設備的引進和普及,無人植保機、農田智能管理系統等設備從有人操作到無人操作,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當今農村老齡化、低效率的現狀。機械化代替人工化,可以極大減輕勞動強度,促使農業實行真正的產業化、規模化。
這次農機展還展示了很多新型裝備,從進口到國產,從傳統耕種模式到新型耕種模式的跨越,讓我們看到了現代化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方向,有助于明確下一步懷化市農機工作重心,打造“興機富民”新型農業機械化道路,促進市農機水平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