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華
最近,今年50歲的唐女士喜憂參半,喜的是這次在醫院心血管內科住院治療過程中,醫生告訴她,困擾了她八年多的高血壓可以治愈。但是,要想治愈她的高血壓,需要通過外科手術切除她身體里的一個“瘤子”。聽到身體里長了“瘤子”,還要外科手術開刀,唐女士不免有點擔憂。
血壓控制不佳
原來,唐女士八年前體檢時被告知血壓高。起初,她都不敢相信,高血壓不是中老年人多見么?不是大都有家族史么?自己沒有什么癥狀,家里也沒人患這個病,怎么就患上了這個病呢?
她到多家醫院就診,醫生們都告訴她,高血壓診斷明確,需要終身藥物治療。唐女士只得開始服用降壓藥,且一服就是八年。這八年來,唐女士藥沒少吃,但她的血壓卻沒見好轉。唐女士輾轉省內多家綜合醫院,中醫西醫看了個遍,效果一直不佳,均被診斷為“頑固性高血壓”。
唐女士因高血壓控制不佳,夜尿增多,到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接診她的醫生詳細詢問了她的病史,初步檢查后考慮繼發性高血壓可能性大,又要求她進行了增強CT等檢查,終于找到了導致其高血壓及血壓頑固的“罪魁禍首”——左腎上腺醛固酮腺瘤,確診她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原醛癥”是原因
臨床上高血壓分原發與繼發兩大類,原發性高血壓指病因尚不清楚,而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獨立性疾病,故又稱“高血壓病”。原發性高血壓可能由遺傳、高鹽飲食、精神緊張、吸煙、飲酒、超重、缺乏鍛煉等因素導致,占所有高血壓病人的90%以上,大都為中年發病,目前尚難根治,但能控制。
繼發性高血壓的血壓升高有明確原因,因其發生原因比較簡單而清楚,故又稱“單因性高血壓”,約占高血壓病人的5%~10%左右,且有部分繼發性高血壓是可以治愈的。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簡稱“原醛癥”)是臨床上導致繼發性高血壓的常見原因之一,它是由于腎上腺皮質發生病變,從而分泌過多的醛固酮,導致水鈉潴留,血容量增多,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活性受抑制,臨床表現為高血壓、低血鉀為主要特征的綜合征。繼發性高血壓大多數是由腎上腺醛固酮腺瘤引起(占65%~80%),也可能是特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占10%~30%)、原發性腎上腺皮質增生(占1%)、醛固酮生成腺癌(占1%~2%)。通過外科手術可切除增生腺瘤,高血壓可獲根治。
繼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復雜,診斷難度較大,對于那些30歲以前或55歲以后發現的高血壓患者,特別是沒有家族史的患者,以及反復發作的高血壓、降壓藥物治療效果差或無效的頑固性高血壓的患者,一定要遵從醫囑,進行徹底的檢查,以期早期診斷及對因治療,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危害健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