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于洋



摘要:優化干姜和丹參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方法:以提取率和有效成分含量為指標,L9(34)正交實驗考察液料比、溶劑濃度、提取時間和提取次數,優化活血中藥有效成分提取條件。結果:最佳提取條件為液料比1∶16,提取75min,提取液濃度在80%,提取3次。結論:本實驗優化的提取方法穩定、可行。
關鍵詞:干姜;丹參; 6-姜酚;丹參酮ⅡA
中圖分類號: R284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2.017
干姜(Rhizoma Zingiberis.)為姜科姜素植物的干燥根,主要含有干姜揮發油和姜辣素,具有溫中助陽,對于體虛有寒的患者或者冬季四肢冷感較甚的人群有很好的作用[1]。丹參(Salviae Miltiorrhiza Bge.)屬唇形科植物,它的干燥根和莖主要含有丹參酮,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胸痹心痛,脘腹脅痛的功效[2]。干姜和丹參均味性偏溫,辛散,合用可起到活血化瘀、補虛、溫通經脈的作用。提取干姜和丹參有效成分制備成便于攜帶的劑型,可減少傳統中藥泡腳中藥液熬制過程,方便中藥足浴;制備成劑型后中藥足浴產品與直接用中藥材足浴相比,成品體積小易于攜帶,使用方便,保質期更長。
1 實驗儀器試劑
干姜、丹參飲片(四川利民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乙醇(天津市永達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安捷倫1200高效液相色譜色譜儀,C18柱(4.6mm×150mm,5μm)。
2 實驗方法
2.1 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
按干姜:丹參(5∶1)的比例分別稱取干姜10.0g、丹參2.0g。加熱回流法提取,以提取物粉末量、提取液中6-姜酚和丹參酮ⅡA濃度分別指標,L9(34)正交試驗考察液料比、乙醇濃度和提取時間對提取效果的影響,優化提取工藝[3-4],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見表1。
2.2 正交試驗提取物測定方法
提取液經濃縮后噴霧干燥,稱取粉末重量。
標準溶液配置,精密稱定1.0mg 6-姜酚和0.2mg丹參ⅡA對照品,加甲醇溶解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以十八烷基鍵合硅膠為填充劑(4.6mm×150mm,5μm),甲醇-0.02 % 磷酸溶液(75∶2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70nm,流速為1.0mL/min,柱溫25℃,進樣體積10μL,理論板數按丹參ⅡA 峰計算不應低于4000,理論板數按6-姜酚峰計算不應低于5000。
準確稱定取1.0mL試樣溶于甲醇后定溶至10mL,取1mL稀釋后樣品轉移至離心管中,2000r/min離心2min,取上清用0.45μm微膜過濾后轉移至樣品瓶中。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10μL,外標一點法測定樣品中6-姜酚和丹參酮ⅡA含量。
2.3 驗證實驗
為確定該工藝的優劣和穩定性,據所篩選的工藝條件,進行了3批驗證試驗,稱取干姜10.0g、丹參2.0g各3份。
3 實驗結果
根據L9(34)試驗分別對提取物粉末重量、6-姜酚含量和丹參酮ⅡA含量進行測定,結果見表2,數據處理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影響干姜和丹參提取物粉末量主要因素C>D>A>B,最佳提取條件為A3B3C3D3即液料比1∶16,提取75min,提取液濃度在80%,提取三次。影響干姜6-姜酚提取率的主要因素D>A>B>C,最佳提取條件為A1B3C3D3即液料比1∶8,提取75min,提取液濃度在80%,提取三次。影響丹參酮ⅡA提取率的主要因素D>A>B>C,最佳提取條件為A3B3C3D3即液料比1∶16,提取75min,提取液濃度在80%,提取3次。根據提取物重量、6-姜酚提取率和丹參酮ⅡA提取率得出最佳提取條件為液料比1∶16,提取75min,提取液濃度在80%,提取三次。驗證試驗結果見表4,結果表明本實驗優化的提取方法穩定、可行。
4 討論
在2015版《中國藥典》中干姜和丹參的色譜測定條件不同,經過查閱文獻和預實驗,確定了C18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 0.02 % 磷酸溶液(75∶5)為流動相;流速為1.0mL/min,柱溫25℃,檢測波長為270nm,進樣體積為10μL的色譜條件。在該色譜條件下均能測定出較好的吸收峰,丹參酮ⅡA的最大吸收波長為270nm,6-姜酚在270nm~280nm均有較大吸收,經過實驗驗證檢測波長確定為270nm。本實驗提取干姜和當歸兩味性均偏溫,活血化瘀,溫通經脈中藥主要有效成分,為中藥保健品加工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項佳媚,許利嘉,肖偉,肖培根.姜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學雜志,2017,52(05):353-357.
[2]宋立群.丹參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社區醫學雜志,2012,10(24):51-53.
[3]鄧仙梅,吳燕妮,王淑美,梁生旺,孟江.正交試驗優選干姜中姜辣素的提取工藝[J].中醫學報,2015,30(01):83-85.
[4]張永鑫,李俊松,陳麗華,彭穩穩,蔡寶昌.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姜及其不同炮制品中5種姜辣素的含量[J].中國藥學雜志,2012,47(06):471-474.
[5]李紹林,張建軍.丹參提取工藝優選[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12):45-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