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美亞
摘 要:語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符號系統,是文化中一個頗為特殊的組成部分。目前少數民族學生普遍對漢語語言中的文化內涵存在理解障礙。文章以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漢語中的文化障礙為研究對象,著重探討少數民族大學生漢語學習中的文化障礙及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少數民族;漢語學習;文化障礙
一、語言表達習慣的差異
首先,從語法角度上看,漢語和其他少數民族語言有著較大的不同。以蒙古語為例,漢語是“主——謂——賓”形式,而蒙古語是“主——賓——謂”形式。從小習慣母語表達方式的蒙古族學生,在學習漢語時,必然存在一定的困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漢語里的一個很常用的日常用語:“你去哪里?”很多少數民族學生卻依照本民族語言的語法習慣表達成:“哪個地方去你?”其次,漢語中一詞多義現象較為普遍,而蒙古語中很難找到一一對應的解釋,這就必然會給學生的深入理解造成一定困惑,特別是一些詞語的引申義的變化。例如,“吃醋”指產生嫉妒情緒,“王牌”比喻最強有力的人物、手段等,“死棋”比喻一定失敗的局面。這些詞的引申義在蒙古語中很難找到相對應的解釋,因此學生在理解及翻譯時顯得較為困難。最后,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較為迅速,漢語中不斷有大量的新詞匯和表達方式補充進來。
二、少數民族大學生漢語文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中相關知識的豐富和擴充
教材是語言教學的最直接的途徑和承載手段。目前,在少數民族所使用的學習漢語的教材中存在著重語言輕文化、重語法輕應用的現象,涉及漢民族文化、民俗風情的內容相對較少,造成了學生接觸和了解漢族文化背景知識的機會相對缺乏。我們應將漢民族的歷史文化、宗教文化和風俗習慣等背景知識和語言教科書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教材和教學活動來擴大學生的相關知識儲備,以真正體現語言文化教學的嶄新語言教學觀念。
(二)教學過程中注意語言教學與文化介紹的合理結合
語言教學畢竟不是文化教學,它的側重點在于語言本身。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了在語言教學中有機地結合文化知識的介紹和補充,以增添語言教學的趣味性、針對性、知識性,提升語言教學的文化品位。這不僅能為語言教學掃清文化障礙,最終還能使語言植根于相應的文化當中,成為鮮活的語言,而不是脫離了母體文化的干癟的詞語和語法。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語言學習要想真正成功,必然要對該語言背后的文化產生濃厚興趣。因此要使學生學好漢語,就必須下大力氣培養學生對于漢民族文化的濃厚興趣。要注重平時教學過程中的點滴培養,熏陶感染;要耐心細致地向學生講解和傳授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使學生培養出對于漢民族文化的濃厚興趣,將語言學習自覺擴展為文化學習,這將為語言教學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撐。
三、少數民族大學生漢語文化教學的改進措施
(一)適時進行漢語文化補充
文化補充又叫文化旁白。在學生語言交際過程中發現有誤解和表達偏差時,教師要及時給予糾正與指導,針對學生的文化空缺,不失時機地給予補充。例如,有不少民族學生在詢問人的年齡時,會問孩子“多少歲數”“多大年紀”,問中老年人“幾歲”“多少歲”,教師此時就要引導學生在實際交際中得體地表情達意。
(二)創造良好的漢語文化環境
內蒙古的少數民族與漢族交往密切,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漢語有著良好的大環境,但學生更習慣在自己的母語環境中活動,這就影響了語言與文化的接觸。所以要使學生充分認識語言學習的交際性原則,自覺接觸漢語文化,就要努力創造良好的漢語文化環境。創造文化環境需要教師的正確組織與引導,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例如在班里舉行漢語會話活動;鼓勵學生在課堂內外勇于開口,多結交漢族朋友;建議學生與漢族學生合住宿舍,等等。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漢語文化活動
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可以使學生鞏固已有的漢語知識技能,可以擴展學生的漢語文化知識面。漢語課外文化活動具有趣味性,能激發學生的熱情,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增長知識。如通過舉辦漢語閱讀、朗讀、會話、書法、板報評比、歌詠比賽、聯歡晚會、參觀訪問、影視欣賞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大量接觸漢語文化,從而增強學習漢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四)有選擇性地開設漢語文化課
目前的漢語教學中沒有較多的課時為學生深入系統地講解漢語文化,只是在詞語講解時隨機介紹課文中出現的文化知識點。在漢語教學中用一定的時間開設與漢文化相關的課程,通過對我國飲食文化、農耕文化、多元價值等方面文化的概括介紹,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大文化背景下的漢語知識體系。
總之,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如果在少數民族漢語學習的過程中忽視民族之間的語言表達習慣、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差異,必然會導致溝通交際出現障礙。因此,我們要重視語言文化教學在少數民族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意義,正確理解各種差異,努力縮小各種差距,同時還要善于利用不同文化傳統中的有利因素,充分發揮文化的作用,以進一步推進少數民族漢語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金花.少數民族漢語教學與語文教學之比較[J].北京:中國民族教育,2006(05).
[2]姚愛興.民族地區普高教育低水平發展問題亟待解決[J].北京:民主,2013(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