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慧+楊愛國+杜海波+王曉晶+陳淑華

摘要:應用電導法配合Logistic方程測定榿葉唐棣1年生枝條的半致死溫度為-38.32℃,通過試驗觀察榿葉唐棣抗寒、抗旱、抗病蟲害能力極強,適宜在白城干寒地區生長。
關鍵詞:榿葉唐棣;電導法;抗寒性
中圖分類號: S663.9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2.018
榿葉唐棣(Arnelanchier alnifolia Nutt),屬薔薇科唐棣屬小喬木或灌木,分布于北美洲,也是加拿大優良的鄉土果樹之一。樹高1.5~3.0m,花白色或粉紅色,梨果狀漿果。果實營養豐富,含糖11%~19%,蛋白質1.9%~9.7%。每100g鮮果含鈣88mg、含鎂400mg、鉀244~300mg、含18種氨基酸等多種營養成分。果實清香甜美,風味獨特,除鮮食外,也是釀酒、制造高級食品、飲品和保健品的理想原料,嫩葉可制茶。其樹型美觀大方,花色鮮艷美觀,具有觀賞價值,是不可多得的園林綠化樹種。根系發達,叢生,固土能力強,是水土流失區的造林先鋒樹種。
1 試驗目的
試驗觀測榿葉唐棣耐寒性和抗病能力,為榿葉唐棣引種成功提供合理的依據。
2 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
榿葉唐棣枝條:從白城市林科院試驗田取回發育正常的枝條。
試驗地點:吉林省白城市林科院試驗基地。
測試用材料:恒溫冰箱、紗布、DDS-llA型電導儀、三角瓶等。
2.2 室內試驗方法
試驗第一步:于2011年11月份,從白城市林科院試驗田榿葉唐棣基地取回發育正常的榿葉唐棣中部枝條數條放入冰盒中,然后回到室內再分別放在超級恒溫冰箱中進行降溫測定。低溫度分別采取8個溫度:分別為-10℃(對照)、-15℃、-20℃、-25℃、-30℃、-35℃、-40℃、-45℃,每個溫度設3個重復。冷凍24小時后從冰箱中取出,在4℃下解凍12小時,然后將枝條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再用離子水沖洗3次,最后用潔凈的紗布將各個枝條擦凈后晾干備用。
試驗第二步:測定電導值,然后求出電導率,用Logistic方程,確定榿葉唐棣的耐寒性。方法:每個樣品稱取經過處理后榿葉唐棣枝條0.50g,放入50mL三角瓶中分別加入40mL蒸餾水,靜置10h,用DDS-llA型電導儀(上海雷磁新涇儀器有限責任公司制造)測定電導值,這時測得的電測值為煮沸前的電導值。再將上述枝條用沸水進行處理15min,靜置2h,用DDS-llA型電導儀測得電導值,這時的電導值為煮沸后電導值。用下面的公式求出相對電導率,也就是電解質滲出率。然后,用Logistic方程和微軟EXCEL2003軟件分析,低溫對榿葉唐棣電解質滲出率的影響來分析榿葉唐棣的耐寒性。
計算公式:
電解質滲出率(相對電導率)=煮沸前電導值/煮沸后電導值×100
試驗結果表明(見圖1),抗寒性在低溫處理初期(-10℃~-30℃)相對電導率上升緩慢,趨勢平緩,植株的原生質膜將不會遭到破壞;但是隨著溫度的持續降低,相對電導率急劇上升,植株的原生質膜將會遭到破壞;因此抗寒性在-40℃以后榿葉唐棣樹會遭到破壞,根據白城市歷年來的最低溫度平均值,榿葉唐棣樹可以在白城過冬。
2.3 田間試驗觀測方法
通過2010年、2011年、2012年連續3年對榿葉唐棣的露地越冬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在2009年冬季白城市極端最低氣溫達-36℃,且持續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榿葉唐棣在沒有采取任何防寒措施的條件下能夠安全越冬,未發生任何枝條枯稍現象,表現出較強的抗寒性,結果表明,該樹種完全能適應該市冬季寒冷的氣候條件。
2.4 抗旱性試驗觀測
于2009年~2012年連續4年對榿葉唐棣的抗旱情況進行了田間試驗觀測。據觀測,2009年7月22日至8月18日,白城市連續28天無有效降雨,2012年夏季30多天沒有降雨,發生了較為嚴重的旱情。在以上兩年度持續高溫干旱的情況下,兩處試驗地內4年生榿葉唐棣在沒進行人工灌水的情況下仍可正常生長,未出現枝條干枯死亡及落葉現象。結果表明,榿葉唐棣具有非常強的抗干旱能力。
2.5 抗病蟲能力觀測
2009年~2012年連續4年對榿葉唐棣的抗病蟲害特性進行田間觀察,榿葉唐棣生長期內沒有感染任何病害,抗病能力較強;僅發現有天幕毛蟲危害頂稍嫩葉,再無其他蟲害發生,采用常規殺蟲劑即可防治。
3 結論
榿葉唐棣是一種灌木,是加拿大的一種優良的鄉土果樹,白城市2009年~2012年進行引種小面積試驗,通過幾年的室外栽培和室內測定,榿葉唐棣抗寒性強,根據白城市歷年來的最低溫度平均值,榿葉唐棣樹可以在白城過冬。另外,有很強的抗旱能力,在2009年和2012年兩年度持續高溫干旱的情況下,榿葉唐棣在沒有人工灌水的情況下仍可正常生長,未出現枝條干枯死亡及落葉現象。而且抗病能力強,連續4年對榿葉唐棣的抗病蟲害性進行田間觀察,榿葉唐棣生長期內沒有感染任何病害。因此,綜合來看,榿葉唐棣適合在白城市引種栽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