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英軍
朝圣的人
轉過幾道彎,見到山花和樹
朝陽寺在鳳凰山上
兵燹遠去,燒毀的殿門
又被重新雕刻
青石碑上的字跡,沒有人
認得清
一個乾隆年間叫博明的古人
在這里寫了篇游記
他在山花叢中飲酒,他說了
很多酒話
他大罵朝廷,佛祖聽到了
但佛祖不管這些凡間的瑣碎
登閣望南,柳條邊內的民眾
在賽社酬神
一些人在求雨,一些人在求子
向北,二龍山上草木華滋
二龍似乎要撲向一只繡球
繡球是吉祥鳥鳳凰,是鳳凰的冠
高句麗古城里,隋唐的旗幟迎著風
一些馬在奔跑,一些刀箭和彎弓
射傷了一隊面目不清的人
是兵士,是先人?如今都化作石頭
列著隊,沉默不語
叫龍原的古城里十分熱鬧
像翻開的小人書
人來人往
朝陽寺的廟門吱呀一聲
暮色里,鐘聲敲落滿樹梨花
那個叫遼圣宗的皇帝沒有進山
他在叆河邊洗了洗靴子
他和他的步輦寶駒
消失在驛道上,山花十里
漫天飛揚的是塵土
小沙彌從早到晚
跟在師父身后,抬水喝
吃齋,念經,給佛燈添油
師父飲茶,他驅趕著蚊蟲
對弈的書生下山了
一扇廟門關閉了暮色
山外繁星如燈,山內
清風幾許
不知師父何時
為我持戒
香火如星,更像佛祖的眼睛
炙燙我的額頭
嗞一聲,紅塵遠了
嗞一聲,爹娘遠了
誦經的人
他己暮年,在青燈和古佛間
只留下一串影子
鐘聲吐出一朵朵云霞
他抬頭時總要雙手合十
他說,佛祖
有時也住在云朵上
佛祖更多的時候住在他的心里
佛祖從來不說話,繚繞的煙火中
他誦著經文
風吹果落,他誦著
月盈月虧,他誦著
水漲水落,他誦著
人去人歸,他誦著
風雪雷電,他誦著
他天天對著佛祖講話
有時我想,他會不會在經文中
加上自己的話
講山上的響馬,去年的蝗災和干旱
講柳五爺的錢莊,趙戲子的花轎
講雞講鴨,講懺悔的人
講有罪的惡人
二小姐要來,二小姐只有在大殿上
才會靜成一朵花
二小姐說給佛的心事
其實都講給了誦經的人
二小姐捐下銀兩,她相信
只有誦經的人才能和佛祖說話
宋員外也來,誦經的人只敲木魚
他不瞅宋員外,他喃喃自語
“舊事舊矣,風去風無”
張郎,李郎,袁長卿,于嘉佑等人也來
誦經的人在山風中點燃了香火
在佛案上捧起香灰
裝滿每個人環佩的香囊
“功名加身,入朝為仕
佛天天看著你們怎樣
為眾生勞心”
誦經的人深藏的憂郁,在眉宇間打開
臨行
誦經的人奉上了清茶
經卷在月光下被風翻開
一炷香火變得星星一樣微小
此刻,誦經的人神情肅穆
仿佛,他站在佛的身旁
誦經的人又敲起了木魚
一地月光,碎成了一地的梵音
他的人生并非不系之舟
他說,一根繩索連著紅塵
春來春去不見春
今晚
誦經的人要講自己的人生
講給自己聽
面壁的人
不都是一葦踏江而來,面壁的人
不是掌燈向佛的人
他不認識佛,他流淚告訴你的
是一個女人的故事
在面壁人流落的大山中
鷹像一根黑釘子
釘在云朵上一動不動
風吹云落,一枚葉子輕輕地
飄
崖下的水把它送得很遠很遠
面壁的人沒在古廟里
三奶奶說,光緒七年
她的五太爺收留了他
面壁的人不面壁的時候
會和鳥兒說話和石頭說話
就是不和人說話
他躲避著所有有著人的皮囊的家伙
他有時候會撕毀五太爺的手札
摔碎青瓷的花瓶
然后,跪在五太爺面前哭笑,流淚
我問三奶奶,面壁的人
是個瘋子吧
是官府緝拿的惡人吧
三奶奶說,好人和惡人誰能分得清
面壁的人是個年少的公子
是個有劫數的人
是個不會疼的人
他面壁之后,會把頭撞向石壁
直到頭破血流
面壁的人在一個風雪夜離開了
有人說,看見他跳進了冰河
有人說,那河塘下的竹籠里沉著
他的表妹
面壁的人留下一封手書
幾錠銀子,一塊玉佩
他寫清秀的書體,像
風吹過的桃花
“銀子留給五太爺送終用吧
如果有騎馬坐轎的人來找我
玉佩交給眉心有痣的流淚的老婦人
那個
是我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