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平
摘 要:成人教育應當回歸豐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進繽紛的成人精神家園。生活化的社區教育和社區教育的生活化是我們事業的價值取向,也應該成為廣大農村社區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認知。利用微信、微電影等方法傳播社區教育正能量。開設各類活動及特色培訓,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技能和綜合素質,使他們的生活更加美好。開展活動,豐富社區居民精神生活。
關鍵詞:社區教育;特色培訓;美好生活
19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斯賓塞在他的《教育論》里面說過,“怎樣生活?這是我們的主要問題……怎樣完美的生活,這個既是我們需要學的大事,當然也是教育中應當教的大事。為我們完美生活做好準備是教育應盡的職責?!彼官e塞在這里主要說的是基礎教育,但他的這些理念,也同樣適合于成人教育和社區教育。
我國著名教育學專家、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高志敏先生也說過,“成人教育應當回歸豐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進繽紛的成人精神家園”。
生活化的社區教育和社區教育的生活化是我們事業的價值取向,也應該成為廣大農村社區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認知。
農村社區教育生活化,是在教育目標的設定、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手段的考量等方面,從老百姓生活實際出發,從農村居民對生活教育的需求出發,構建一種從生活中來、再回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生態。也就是說,我們在理論探討、頂層設計和基層實踐多個層面,摒棄主觀主義、本本主義,轉變從政策文件、甚至只是從領導講話精神出發的做法,匡正“上面”不切實際的“引導”和“下面”不求實效的“迎合”。
徐舍成校是一所服務功能多樣化的區域性中心成校,學校辦學能力較強,功能豐富,成效顯著。多年來,始終秉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為老百姓生活服務的宗旨,進行以“美好生活”為主題的農村社區教育生活化的實踐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一、利用微信、微電影等方法傳播社區教育正能量
農村成人教育的教學內容應該從生活中來,再回到生活中去。我們根據廣大社區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利用微信、微電影等手段豐富社區居民信息感知的渠道,激活社區教育全媒體傳播的能量。
1.關注微信,自主學習。通過媒體宣傳,各基層組織對居民進行深入推廣,比如社區制作宣傳便箋、信息電子屏及公告欄等,讓廣大居民及時了解宜興的時事、文化及便民舉措。
2.播放微電影,豐富社區居民的社會,提升社區居民的素質,使社區居民的社會更加美好。在開展農村、社區、廣場活動時,播放一部“微電影”,讓廣大社區居民隨時隨地學習受到教育。在成校舉辦的各類主體培訓活動上,適時進行“微電影”學習教育活動,讓“微電影”教育成效深入人心。同時結合各條線“微電影”特點,與中小學校開展結對,努力營造校園法制文化。如法制“微電影”在徐舍小學等組織觀看學習,師生受益匪淺。
二、開設各類活動及特色培訓,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技能和綜合素質,使他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1.農副業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通過開展科技培訓,知識講座,外出活動等活動,積極為農戶提供信息、技術服務,促進農業經濟整體的提高,從而增加農民收入。
2.由社區教育中心、文化站牽頭,開展各協會活動、文體比賽、琴棋書畫、健身美容、愛好特長等活動,提高人口素質。
3.開展各類生活化特色培訓,如農家“土廚師”培訓,讓“土廚”不再“土”;家庭廚藝培訓,讓家庭餐桌豐盛起來;食堂從業者培訓,讓食堂餐點更精美;老年人“養生菜”培訓,讓老年人樂呵起來。
三、開展活動,豐富社區居民精神生活
我們圍繞“多代健身、全民健康”理念,開展各種項目比賽,如“六一”拔河比賽、重陽節老年太極拳和柔力球比賽、暑期萬人讀書節活動、家庭知識競賽等。這些活動的開展,以及群眾的積極參與,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了解,加深了鄰里友誼,增強了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豐富了社區居民的精神生活,促進了社區的和諧、文明。從而把人們的思想提高到“農民的日子富裕了,精神生活不能貧困,要實現看得見摸得著的和諧”這樣一個新的境界。
“生活”本身是豐富多彩的,因地而異,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只有真正從生活中尋找農村社區教育的立足點、生長點,去探求真諦,我們方能創造農村社區教育“真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