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煜
摘 要:學前教育專業中公共基礎課程的任務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養;為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奠定基礎,滿足學生幼教職業生涯發展需要,促進終身學習。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建設;公共基礎課;專業課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養;為社會輸送合格的幼師人才。因此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非常重要,既要有專業課程,又要有公共基礎課程,但是目前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公共基礎課的學習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公共基礎課非常重要,學生文化基礎差,難以勝任新時期幼教工作的需求;另一種觀點學生只要學好專業課,將來能找到工作就行。到底公共基礎課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建設中有沒有作用呢?帶著這個問題,我調查了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部分畢業生和在校學生,調查結果與分析如下。
一、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采用開放式問卷,分別對公共基礎課對工作和職業發展的幫助;數學、德育、語文、計算機等公共基礎課對個人發展所起的作用及公共基礎課與專業課的關系進行了調查,其中82%的學生認為公共基礎課非常重要,在學習與工作中有很多問題是需要用公共基礎課的理論去解決問題的;91%的學生認為學好數學可以提高理解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文課上學習的口語表達,提高了學生與孩子、家長的溝通能力;德育課告訴學生作為幼兒教師必須熱愛孩子,用媽媽般的愛引導教育孩子;工作中還經常會用到計算機制作表格、幻燈片,查找學習資料,整理數據等。80%的學生認為公共基礎課能夠培養自身素質,提高個人修養與生活質量,也對職業能力的發揮起基礎性的作用,使學生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潛力,94%的學生認為公共基礎課是專業課學習的奠基石,是學好專業課必不可少的前提。
二、調查分析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08﹞8號)將公共基礎課的功能明確定位:“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要按照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服務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的功能來定位。”《教育部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教職成[2009]2號)又明確表述了公共基礎課程的功能和作用:“其任務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養;為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奠定基礎,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促進終身學習。”
1.公共基礎課在學前教育專業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她是學生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
公共基礎課是學習一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是學生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的必備文化。如幼兒園的手工制作,離不開豐富的想象,而想象力又來自淵博的文化藝術修養。任何一種技能的培養、發展和提高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礎之上的。
2.在學前教育專業建設中離不開公共基礎課,她是促進學生發展的奠基石。
學前教育專業如果僅向學生傳授專業技能,很難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任何一個職業角色,首先應該是一個完整的人的社會角色,其次才是具有特殊性的職業角色。科學家愛因斯坦尖銳地指出:“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一個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有愛心、有修養的人才能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
3.公共基礎課的學習是素質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的需要。
公共基礎課以民族精神和優秀文化培養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養,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促進其人格健康發展。
三、思考與建議
《教育部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教職成[2009]2號)在公共基礎課的課程設置及其要求中明確說明:公共基礎課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應與培養目標相適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加強與學生生活、專業和社會實踐的緊密聯系”。由于公共基礎課的課程特點,造成教師上課講解多,很難引起學生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以下思考與建議:
1.公共基礎課教學應該服務于學前教育的專業課教學。
公共基礎課應該以為專業課服務為宗旨,淡化公共基礎課與專業課的界限,讓學生在感興趣的基礎上進行;將專業課內容融入到公共基礎課教學中,使公共基礎課更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如可以結合幼兒園特點把幼兒英語納入英語課教學中。
2.公共基礎課教學應服務于學生的終身學習。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不僅要為學生初次就業奠定“第一桶金”的基礎,還要培養學生面對未來的適應能力。教師可通過言傳身教,使學生明確認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獨立地進行分析和綜合,培養學生繼續學習的能力,為學生就業后的技能升級、求學深造和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
學前教育專業是培養合格幼兒教師的搖籃,公共基礎課是學前教育專業建設中的必修課,是學生形成學習能力、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基礎;是從事崗位工作,成為合格職業人的基礎;是進一步擴展知識技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課教師和公共基礎課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質量觀,正確處理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學習與職業技能訓練的關系。關注學生職業生涯持續發展的實際需要,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更好地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教職成〔2009〕2號).
[2]《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08﹞8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