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來國內外,教師評價在眾多高校評價指標體系中都占有很大比重。高校采取的教師評價體系受到多方質疑,但斷然否定其合理性,完全拒絕評價之人可謂極少,爭論的焦點無疑是其背后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指標。構建全面教師評價體系旨在為高校建立公正合理的教師評價體系提供一套系統性且行之有效方式方法。本文主要闡述構建全面的教師評價體系的八個步驟。
關鍵詞:教師角色模型;動態教師角色模型;角色組成部分比重;來源影響比重信息收集
評價即通過某組特定價值分析解釋數據,以此判斷該數據是否表明理想狀況。教師評價體系的公正合理在于確定評價過程中所參照的評價標準。因此,設計并實施一套成功的評價體系,其復雜過程不亞于專業的心理測量。此外,體系設計過程繁瑣復雜且需統籌協調,因此應設立一個專門委員會或專門工作組來負責該體系。委員會成員包括教師代表和行政代表,若條件允許還應包括心理測量專家。
第一步:構建教師角色模型
第一步旨在識別教師角色,通過教師履行職責中所參與活動的詳細列表判斷,是否屬于學、科研、創新型活動、服務及管理等角色。委員會召開系教師會議以協助教師完成相應表格,表格要求:
(1)列出教師在日常履行職責時所參與的所有活動。
(2)將所列活動分組以明確判斷與專業角色相關的活動。
教師從最初參與到體系構建過程,既能夠樹立教師信心又易使其接受最終評價體系。盡管同一高校的教師履行相同的角色,但所參與的具體活動則因學科不同而大相徑庭。通過悉數列出教師在從事專業任務中所參與的活動,能夠生成可靠實用的教師角色模型,該模型是構建整個教師評價體系的基礎。
第二步:構建教師角色模型參數值
第二步旨在對評價體系最終依據的評價標準進行定義,通過該步高校確定各角色對高校的相對重要性。在教師角色模型的基礎上,要求教師確定各角色的相對價值及所占比重。高校傾向采用傳統的靜態教師角色模型,此模型假設全體教師在這三個主要角色中具備相同表現,然而實際情況卻不然,靜態教師角色模型顯然不足以體現教師評價體系中職責的多樣性及價值的多樣性。為構建公正合理的教師評價體系,切實有效的方法就是給各角色設置參數值,即構建動態教師角色模型。
第三步:教師角色模型的角色定義
該步旨在對前兩步中所確定并簡短定義的角色作出最終定義。如不同學科或不同教學風格的教師對于“教學”的理解不盡相同,因此雖然教學作為重要的評價角色獲得一致認可,但是教學評價的方式卻因人而異。創建教師評價體系關鍵在于教師和行政人員討論教師角色模型中定義角色的中心概念結構,并就如何定義各角色達成共識。
第四步:確定角色組成部分比重
在角色總評中必須表現出各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或比重,因此第四步旨在確定各角色組成部分在該角色總體評價中所占比重或相對重要性。在此過程中必須考慮三種情況:
(1)組成部分比重為定量。
(2)組成部分比重為定量或變量。
(3)角色包括一系列可選組成部分(定量或變量),教師可從中選擇。
第五步:確定適當的信息來源
第五步旨在確定評價所依據信息的來源。一般而言,學生易被視為教師評價體系的主要信息來源,然而對于需要教師參與的活動而言,學生卻絕非最適當的信息來源。因此,選擇信息來源最重要的是要確保所依信息均為參與者的親身經歷,否則會導致整個評價過程混亂無序,對教師評價造成諸多負面影響。
第六步:確定來源影響比重
在第五步判斷信息來源適宜性的基礎上還需確定其可靠性,因此第六步需完成兩個任務:
(1)依據教師提供的信息判斷各自的來源比重。
(2)為評價體系計算出最終的來源影響比重。
該步旨在確定各信息來源在教師評價體系的總體評價所占比重及影響。
第七步:確定信息收集方式
本步旨在確定信息來源的收集方式,該過程簡單但需要專業的測量技術,因此需要測試和測量專業的教師參與其中。上一步來源影響矩陣表中0%表示未能從該來源獲取信息,則不必對其測量。
第八步:完成評價體系表格方案及評價量表的擇選與設計
創建全面教師評價體系的最后一步即設計調查問卷及各類表格。設計切實可行的評價表,調查問卷或其他數據收集方式,是一個兼具復雜性與技術性且涉及心理測量學的過程。必須采取有效可靠的方式測量復雜的心理現象(如意見,反應,評論,排名等)。委員會通過與教師進行商議能夠:
(1)對評價角色做出明確定義。
(2)確定信息來源。
(3)確定信息收集方式。
參考文獻:
[1]劉五駒.實用教育評價理論與技術[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8.
[2]李寶斌.轉型時期通往教育自覺的高校教師評價[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3]吳剛.現代教育評價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4]Raoul A.Arreola.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Faculty Evaluation System[M].San Francisco: Jossey-Base,2007.
[5]Jeffrey L.Buller.Best Practices in Faculty Evaluation[M].Jossey-Bass A Wiley Imprint,2012.
作者簡介:
閆方(1990—),女,漢族,海南三亞人,英語翻譯碩士,單位:三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研究方向:高校教師評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