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體育運動的發展,我國在中學籃球課程方面的開展取得了較大的成績。籃球課程作為一門綜合類素質的運動,具有多樣化發展特性,國內學者一直關注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較多的研究成果,研究角度和層面也不斷豐富起來。籃球教材是籃球教學活動向導,是確保籃球教學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重要基礎。科學合理的籃球教材內容能夠促進籃球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重慶市;籃球;教材內容;遴選優化
1前言
近年來,重慶市中學體育教學改革是我市教育工作主要內容之一,籃球教材內容是改革的重點,也取得了較大成績,但總體上看,尚未完全解決當前我市中學體育教材內容所遇到的問題。重慶市中學籃球教材一部分內容與現代教育理念脫節,且不符合運動規律,不利于中學生健康發展。當前我市中學體育教材內容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缺乏階段性的體系規劃,沒有根據我市中學生生理發育情況來調整體育教材內容,也就是“分工式教育”,出現了中學反復教中學,教學內容互相脫節,從而出現教材內容層次不高而且重復,并且在選擇籃球教材內容時存在盲目性、隨意性及經驗性。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重慶市籃球教材為研究對象,對重慶市中學體育籃球教材內容的現狀分析遴選優化。
2重慶地區中學籃球教材內容分析
2.1重慶地區籃球教材內容的現狀
教學進度能體現某個學期的教學安排情況,具有階段性、系統性和概括性的特點,教學進度安排得是否科學合理是學生能夠順利地學文化知識技能的重要保證,下面以《重慶市中學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教師用書(體育篇)》中籃球單元教學計劃的一部分為例進行分析。學習目標: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籃球運動的學習和鍛煉;學生初步地掌握基本技術的同時體驗學習和成功的樂趣;培養學生良好地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學生初步了解籃球規則。
2.2重慶地區中學籃球教學教材內容的選擇
我國目前存在的中學籃球教材版本眾多,其內容大致相近,重慶市現行中學籃球教材內容來至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體育與健康》。籃球作為一個比較成熟的教材內容,在各種版本上基本趨于一致,從教材內容性質來看,既體現了其基礎的一面,也反應了基本一面,所謂基礎性教材,指的是為在今后高一級進一步學習籃球奠定基礎。籃球是由走、跑、跳、投等動作組合形成的一項綜合性體育活動,具有競爭性、對抗性和趣味性等特點。籃球運動能全面鍛煉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體發育和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因此,中學籃球教材要符合中學生的身心特點,以下就是現階段“人教版”的重慶市小籃球教材選擇的主要內容。
2.3重慶地區中學籃球教學教材內容的優化緣由
中學是義務教育基礎的階段,也是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重慶市中學選擇人教版為基礎教材。
現行籃球教材內容運動技術的分類是指技術方法相對固定、封閉和有一定操作順序的動作體系,其目的是為了方便教學,是以“教”為中心來編寫的教材。以“教”為中心不能客觀反映籃球運動技能的習得規律,籃球技能恰恰是在開放又不封閉的動作體系,所以,籃球教師要想在籃球課堂取得一定的成績時,必然要脫離現代籃球教材,結合中學籃球課程的現實情況進行教學,僅僅使學生學會了籃球某些技術,而沒有學會上場打球,這種陳舊的教學內容和低下教學效率必須通過教材內容的優化加以改變。
現代籃球教學內容在由游戲向正規籃球比賽變化,在變化過程中所必須經歷四個階段為:游戲→非正規→半正規→正規,在向正規籃球比賽過渡的過程中,基礎階段籃球教材主要以籃球游戲和非正規的比賽輔助教學,在中學階段一味地對學生進行規范技術動作的教學,放棄籃球游戲,非正規的比賽,將導致籃球教學走進死胡同,不利于學生培養籃球興趣和籃球意識。
3總結
本文研究對重慶市中學籃球教材內容梳理,這對掌握重慶市中學籃球教材內容的現狀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更有利于合理優化重慶市中學體育籃球教材內容,促進重慶市中學體育籃球課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為重慶市中學體育籃球教材內容的優化提供參考和依據。得出以下結論:
3.1教學大綱過于籠統而且統一化,統一的教材體系和一刀切的課程組織導致了各個學校缺少執行教學大綱的選擇權,教師和學生則缺少選擇教材內容的靈活性,無法更好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與發展學生的個性和運動能力。
3.2教學內容的重復出現,當前重慶市中學籃球教材內容中,常常出現教學內容都圍繞熟悉球性,基本技術中的運、傳、接球,投籃等,教學內容多并且重復,教學內容直接反應的就是教材內容;忽略了課程的領域。
3.3重慶市中學籃球教材內容并沒有體現“運動教育”,中學籃球教材內容在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方面體現得不夠徹底。
4建議
根據以上的分析總結得出相關建議,以期對籃球教學起到建設性作用:
4.1更新完善中學籃球教材內容知識。
4.2以興趣與健康為向導優化中學籃球教材內容。
4.3使中學籃球教材內容以學生學習為主。
4.4籃球教材內容選擇時要符合中學生特點。
參考文獻:
[1]韓繼增.淺談籃球運動在中學課程中的發展現狀與價值[J].成才之路,2001.
[2]于浩.淺析如何以花式籃球形式建設中學籃球校本課程[J].體育教學,2008,01.
[3]倪曉鳴.大中小學籃球教學內容銜接內容問題研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
[4]李杰凱.論我國籃球教材技術分類的新體系[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9.
[5]尤超英,陳津梁.體育教材內容優化的探討[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2.
[6]張慶新,毛振明.中國近代體育教材發展的回顧與展望[J].體育學刊,2012.
[7]薛紅文.學校體育籃球教材的建設體系的技術運用思考[J].首都體育體育學院學報,2015.
作者簡介:
方偉(1980—),男,漢,重慶,中學一級教師,大學本科,重慶市第九十五初級中學校,體育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