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淑梅
摘 要:有愛的教育才是豐滿的教育,才是個性化的教育,人們常說:愛心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靈魂,寬容是愛心的一種表現。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識規(guī)律需要教師的寬容,教師的寬容如春風化雨般滲入學生的心靈,是化解學生心中癥結的良藥。只有教師真誠地寬容地對待學生,才能填平師生之間的鴻溝,師生才能和諧、寬松、奮力地攀登上成功之巔。談談工作中的幾點做法:用寬容與關愛善待學生;用寬容和微笑面對學生。寬容的魅力無窮,它不僅是一種愛,更是一種教育的方式。
關鍵詞:寬容;豐滿教育;育人藝術;尊重;理解
有愛的教育才是豐滿的教育,才是個性化的教育,人們常說:愛心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靈魂,寬容是愛心的一種表現。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識規(guī)律需要教師的寬容,教師的寬容如春風化雨般滲入學生的心靈,是化解學生心中癥結的良藥。只有教師真誠地寬容地對待學生,才能填平師生之間的鴻溝,師生才能和諧、寬松、奮力地攀登上成功之巔,不能寬容學生的過失,就是不懂得育人的藝術。下面,就談談工作中的幾點做法。
一、用寬容與關愛善待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關愛學生,就應該連他的缺點也一起愛。有時候,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處罰更強烈。
小學生有很強的獨立意識和表現意識,但同時他們又缺乏自控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遇到困擾時自我調節(jié)能力較強,所以容易犯錯誤,在學校里表現的個體素質會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學生乖巧、懂事,上課注意力集中,而有的學生調皮搗蛋,在課上走神,搞小動作等,這時如果老師能給予學生善意的提醒,他們也許會后悔,希望得到老師諒解,有些學生只要教師稍加提醒,就能知錯就改,因此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允許他們把一些小錯誤,用寬容與關愛善待學生。這樣才能構建積極的和諧的教學氛團。記得上學期我教得是三年級的數學,這個班里有一個淘氣的孩子叫小明,一天早晨,我剛走到教室的門口,數學科代表就跑來向我告狀,說小明的作業(yè)只字未動,我問他理由,他一會說忘了,一會說不會,他這樣不完成作業(yè)不是第一次,但每次都口頭應付,知錯不改,想到這里,我對他一通訓斥后把他父親叫來一通數落他的不是,學習不好,作業(yè)不完成以及其他種種不良表現。
第二天,當我看到小明紅紅的眼睛和亂七八糟的作業(yè)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感到愧疚和懊悔,想到孩子昨晚一定吃了不少苦頭,我決定還是找他好好談談,了解了解情況,課后我找到小明,問他昨晚熬到什么時候,爸爸是怎樣管他的,得知爸爸的方式粗暴,孩子說著又開始抹眼淚。我勇改地向他檢討了自己的過錯,同時和他促膝談心,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耐心詢問他的學習、生活情況,原來他的父母前不久離婚了,母親走了,父親沒時間管他,現在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時的驕縱和放任,使他養(yǎng)成了懶散的毛病,加上這幾天他的心情很糟,所以沒寫作業(yè),他表示以后一定好好寫作業(yè)。從那以后我便經常鼓勵他,親近他,給他買一些學習用具。同時,成立一幫一的幫扶對子,特意安排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的同學和他同桌,漸漸地我發(fā)現他的眼神里充滿了感激,上課也有了精神,作業(yè)完成的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對于這件事的處理,讓我再次深深感悟到:教師要學會寬容,教師的寬容與關愛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在無言中讓人感受到來自道德的約束,對于學生的成長有多么重要的意義。
二、用寬容和微笑面對學生
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充滿著熱情,洋溢著活動的生命的個體,他們應該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有著良好的思想素質和文化素養(yǎng),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當他們走向社會時能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小學教師面對的是小學生,這個年齡正是人的性格形成階段,讓學生在愉快的環(huán)境里學習和成長是教師的職責,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善于捕捉學生細致的心理變化,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一個班上,總會有幾個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導致其后進的原因是多樣的,或是基礎差,或是反應能力慢,或是害怕困難、貪玩的,這些都需要教師去分別對待,多給予表揚,用包容和微笑面對學生。教師的一個贊賞和鼓勵的目光會深深地保留在孩子美好的記憶中,同時一個不經意的批評也會深深地刺傷他們的心。這學期我擔任的是四年級數學課,在一節(jié)數學課堂上,同學們都在認真寫作業(yè),只有一位學生卻在圖畫本上畫飛機。我發(fā)現了,輕輕地敲了一下桌子,這時這位學生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趕緊收了圖畫本,眼睛里流露出膽怯的目光。我沒有說一句話,像一切都沒有發(fā)生一樣,微笑地離開了他。第二天,這位同學悄悄地來到了我的辦公室,把一張小紙條遞給我,“老師,當您走到我跟前時,我緊張極了,心怦怦地跳,不敢看你的目光,我想,您一定會在全班同學的面前點名批評我,沒收我的圖畫本,讓我難看,但您沒有這么做,老師您太偉大了,您不但沒有發(fā)火,還那樣和藹可親,您有一顆包容之心,我喜歡您。我只有好好學習,聽您的話,才能彌補我的過錯。”老師的包容與一個微笑成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這件事給我很深的觸動,學生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我們不怕孩子有錯誤,而要抓住有利的契機,實施教育。以寬容的心態(tài)去悅納孩子們形形色色的過錯,不簡單粗暴,不虎頭蛇尾,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寬容的魅力無窮,它不僅是一種愛,更是一種教育的方式。教師學會理解、尊重和寬容,就等于掌握和學生交流溝通的鑰匙,不僅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了教學質量,開發(fā)了學生的智商,也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了智商。教學如果能夠寬容一點,那么我們的教學生活就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參考文獻:
[1]李友華.對待學生,教師要學會鼓勵和寬容[J].中國教師(京),2010,16:2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