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
摘 要:近年來,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傳統藝術的理論研究和藝術表現形式也在不斷拓展,藝術跨界現象越來越常見。特別是將水墨與動畫結合產生的水墨動畫,可以說是藝術跨界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水墨動畫是對傳統水墨畫藝術視覺表現形式的拓展和創新,在發展中誕生了許多優秀的動畫作品。目前的水墨動畫大多是基于二維平面水墨畫轉化的三維視覺畫面。隨著近年來VR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具有視覺沉浸、多感官聯動的虛擬交互式體驗平臺為水墨動畫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文章將通過對傳統水墨動畫的發展狀況、優缺點分析,探討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制作水墨動畫的可行性,希望能對今后的水墨動畫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借鑒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水墨畫;動畫;虛擬現實技術;交互體驗
近現代藝術的進步往往與科技的進步相輔相成,每一次科學技術的重大飛躍都有可能直接或間接為一個新的藝術門類誕生或舊藝術門類革新創造出重要的土壤和養料,其中動畫藝術的發展就是一個極好的代表。
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豐富,每天都要主動或者被動地接受很多圖像訊息。各色圖像訊息看多了以后,再欣賞一些表現形式比較單一的藝術作品就忍不住會覺得無聊。所以說作為集合了繪畫、漫畫、電影、文學、音樂等多種藝術門類于一身的動畫藝術在現在這個時代具有很大的優勢,符合人們日益增長的感官需求。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水墨動畫是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美學思想的良好載體,而且與新技術結合后能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水墨動畫作為我國最具特色的動畫形式之一,產生的根源是外來文化的沖擊與新技術的應用。水墨動畫先后以二維、三維的形式出現在人們面前,載體也越來越多樣。而越發火熱的VR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無疑是目前最具發展前途的藝術表現新形式,很適合作為水墨動畫的新載體。
目前梳理水墨動畫的藝術特征、歷史、現狀的研究很多,但是研究其未來發展趨勢的很少,利用VR技術制作的水墨動畫作品也不多。虛擬現實技術與傳統的三維動畫相比擁有高度的沉浸性、交互性及構想性等特征,觀賞者可以從一個單純的觀賞者變成可以參與的體驗者。水墨動畫和VR技術結合起來,不僅可以改變和創新動畫藝術創作的理念,還能夠增強觀眾的觀賞體驗,更好地表現水墨藝術的特色和精神。
一、水墨動畫的內在精神
(一)水墨畫的特點
水墨畫是傳統中國畫中十分重要的分支代表,傳統水墨繪畫中,墨分五色,即為焦、濃、重、淡、清。人們借由豐富的濃淡變化表現各種事物的層次、色彩變化。正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雕刻眾形而不為巧”,水墨畫體現的不僅僅是所繪事物本身,更是畫面內蘊含的品格和情感。
(二)水墨動畫對水墨畫本身特點的應用
水墨動畫作為傳統水墨繪畫新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是用新技術手段重新解釋了寫意精神,將傳統水墨繪畫藝術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和意境精神以更活潑生動的形式展現。
水墨動畫能充分運用構圖與空白表現類似傳統水墨畫的意境空間,虛中帶實,實中帶虛,利用空白形成意境,利用模仿出的筆觸效果制造筆墨韻味。而且水墨動畫也學習了水墨畫中以墨色為主,設色為輔,氣韻生動的特點,利用鏡頭和空間的轉換表現禪意的意境。
二、舊有的水墨動畫制作技術發展簡述
動畫這門年輕的藝術作為一種文化傳播媒介和藝術符號,在中國經歷了多年的傳承與發展,從傳統民間藝術文化中汲取營養誕生的碩果便是水墨動畫。水墨動畫以中國水墨畫的藝術風格來表現動畫的主題內容和藝術思想,審美上具有很強的民族性,是中國水墨畫本體審美意義上的升華和表現手段上的延續。[1]
中國水墨動畫的發展歷經了幾個階段,從傳統的手繪和逐幀拍攝到目前主流的三維制作,水墨動畫的創新與發展,依靠的不僅僅是傳統的水墨畫藝術理論和動畫理論,也需要新的技術和新的理念。
(一)二維水墨動畫發展歷程
20世紀60年代的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宣告了中國水墨動畫片的誕生,打破了以往各國動畫片常用的單線平涂風格,利用傳統水墨畫的筆觸和設色技法,以最直觀的方式傳達出水墨寫意的文化特色,發揚傳播了中國畫獨特的審美觀和藝術思想,實現了水墨畫與手繪動畫的完美結合。這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成功震撼了國際動畫界,而后出現的《牧笛》《鹿鈴》《山水情》等作品也非常精彩,這些作品讓中國動畫在世界動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
(二)二維水墨動畫的優勢和局限性
雖然二維水墨動畫的表現形式非常獨特,擁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能通過虛實濃淡的筆墨表現出極富氣韻和意境的畫面,但造價高昂。比起單線平涂設色的動畫,水墨畫畫面的偶然性太高,并不是一張接著一張就能畫出滿意的效果,連接成完美的片段。單張制作的過程中報廢率驚人,有些鏡頭也不好表達,而且水墨畫晾干需要時間,非常耽誤動畫的制作。投入大、偶然性高、制作時間長這三大問題是二維水墨動畫商業化之路上的巨大障礙。
(三)三維水墨動畫發展歷程
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電腦制作技術的不斷更新和普及,三維水墨動畫逐漸登上歷史舞臺,例如2006年榮獲中國國際動漫影視作品“美猴獎”大賽最佳短篇大獎的《桃花源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整個動畫將國畫、剪紙等傳統藝術通過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效果非常驚艷。此類動畫以三維動畫軟件為基礎,通過創建出具有水墨元素的3D模型,進行材質貼圖,以多變的鏡頭進行銜接,在后期制作出水墨效果。這樣的制作手段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傳統水墨動畫藝術的視覺藝術語言,并且鏡頭感更好,剪輯方便,能表現出傳統二維水墨動畫所不能表現的立體空間和鏡頭變化[3]。
(四)三維水墨動畫的優勢和局限性
三維水墨動畫是通過軟件塑造出三維立體的模型,依靠電腦進行制作。比起二維水墨動畫來說成本低,好控制,制作周期可控,非常適合商業化。并且三維動畫在角色造型、光影、鏡頭與空間營造以及動畫特效制作上都有優勢。缺點是暈染效果始終不如真實水墨畫那么生動,變化略顯不足。但隨著建模、貼圖、渲染等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目前三維水墨動畫的效果也越來越生動靈活。
三、利用VR技術制做水墨動畫的可能性
(一)虛擬現實技術及其應用現狀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是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結合相關科學技術發展出來的新型信息展示形式。通過為使用者提供一個具有真實感的虛擬三維空間,利用視覺、聽覺、觸覺甚至嗅覺等多種途徑進行交互行為,讓使用者可以在這個空間中進行娛樂和探索。
目前,虛擬現實技術不僅僅應用在科研、文教中,在娛樂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在一些硬件強大的醫學院校,有虛擬實驗室,通過VR技術模仿手術的現場,學生可以通過系統反復操練手術的過程;一些博物館通過VR技術開發出模型數據庫,在虛擬世界中建立起場館,實現了瀕危文物資源保護與展示的結合;而VR游戲較高的逼真度和沉浸感讓游戲的可玩性進一步提高,也許不久以后,真正意義上的虛擬現實游戲時代就快來臨。
(二)VR動畫視覺效果特點
VR動畫使用的是全景拍攝技術,觀眾擁有360度的視角,可以從不同的方向觀賞動畫的內容。觀眾可以選擇動畫中自己感興趣的點進行深入的觀察和互動。VR動畫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畫面邊界,因此構圖的方法也和傳統的平面構圖不同,需要在觀眾視線內制作出一個立體的空間,這種構圖方法有點類似于戲劇舞臺布景,需要結合燈光效果、空間構成來設計。VR動畫有一個黃金視覺范圍,所以制作時故事的主線劇情需要安排在觀眾面前,而支線劇情則可以放在觀眾背后等不太顯眼的位置,這樣不會干擾觀眾欣賞主線劇情,也能為觀眾二次觀賞動畫帶來新的亮點。
(三)虛擬現實技術與水墨動畫結合的優勢與劣勢
虛擬現實系統主要有三個優勢,首先是具有沉浸感,使用技術的時候用戶會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其次是交互性,可以進行人和人的互動、人和計算機的互動,以及通過動作對虛擬空間中構件的物象進行觸碰之類的行為;最后是創造性,用戶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對虛擬空間中的物體進行干涉甚至改造,其趣味遠勝單純看看動畫視頻。隨著虛擬現實設備的不斷研發,顯示設備和體感設備等一系列硬件的生產成本都在逐漸降低,并逐步進入大眾可以接受的消費區間。
不過雖然VR動畫的優勢很大,但劣勢也很明顯。目前VR動畫產業還處在剛剛起步的狀態,高昂的制作成本讓不少投資人望而卻步。且VR動畫的制作難度較大,目前來看盈利的空間也較小,這也導致了業內缺乏優秀的 VR 動畫作品。制作VR水墨動畫,受到的限制和其他類型的VR動畫也是一樣的。
四、結語
水墨動畫藝術是我國傳統動畫藝術與現代科技凝結而成的瑰寶,如果能將其與虛擬現實技術結合起來,能更加有力地突顯水墨藝術深層的韻味,而且也是對水墨動畫的藝術表現形式進行新的拓展和詮釋。雖然在現階段實施起來頗有難度,但并不意味著VR水墨動畫的創新毫無價值。虛擬現實技術的介入可以打破傳統水墨藝術本身的局限,有效滿足滿人們對動畫藝術觀賞的新需求,也十分符合我國傳統文化藝術傳承與創新的發展理念。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VR水墨動畫將會迎來自己的春天。
參考文獻:
[1]王吉祥.對中國水墨動畫本體內涵的思考[J].中國美術,2010,(3).
[2]蘇也惠.淺析傳統水墨動畫的發展[J].美術大觀,2009,(10).
[3]王濤.淺談3D水墨動畫的發展現狀[J].科技創新導報,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