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介紹微信公眾平臺的申請與搭建、課程教學資源的發布與管理、頁面模版和自定義菜單的創建,以及利用手機查看課程資源的方法,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實現資源共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 微信公眾平臺;ASP.NET;課程資源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20-0051-02
微信是騰訊公司2011年發布的一款通訊軟件。微信公眾平臺是2012年8月正式上線,該平臺可以為每個用戶單獨設置一個微信公眾號,從而實現與各類用戶的高效溝通和互動。目前,微信公眾平臺的用戶數已超過3億,日均瀏覽量高達20億次。微信作為大學生手機中的必備軟件,在其校內學習和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將微信公眾平臺與微課程緊密結合,便于高職院校大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翻轉課堂,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1 微信公眾平臺的建設
1)微信公眾平臺的申請。通過weixin.qq.com網站可以注冊一個微信公眾號,筆者2015年11月申請注冊成功,并開始探索微信公眾平臺的課程教學。圖1是作者申請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通過關注此公眾號,學生及社會愛好者可以自由學習相關課程的內容,并與教師進行交流。
2)微信公眾平臺的用戶管理。微信公眾平臺申請成功后,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二維碼進行宣傳與推廣,讓更多的學生和愛好者關注此公眾號,進行學習與交流。教師可以對用戶進行管理,通過“管理”→“用戶管理”→“新建標簽”,按不同的類別或者班級等進行分組,將以規范管理。
3)微信公眾平臺課程的搭建。
(1)課程資源的發布與管理。資源的管理是課程的一個重要環節,首先在平臺的“管理”→“素材管理”中,選擇“新建圖文素材”,在這里將課程的相關教學任務、知識點、實驗內容、微視頻等各類教學資源作為文章發布。
(2)頁面模版的創建。將相關的教學資源作為文章發布完成之后,我們就可以利用平臺的“頁面模板”功能,對所上傳的教學資源進行分類整理,具體步驟如下:①打開“功能”→“頁面模板”頁面,選擇“添加模板”,在這里有“列表模板”和“封面模板”兩種效果,選擇其中之一即可,在這里我們選擇了“列表模板”;②在“內容列表”中,選擇“添加”按鈕,將前面已經發布的文章(素材庫中選擇)勾選上,作為內容列表內容進行發布。
(3)自定義菜單的創建。當頁面模板創建完成后,我們就可以進行菜單的創建了,菜單創建成功后,會同步到手機,就可以使用手機進行網絡學習。具體操作步驟如下:①在“功能”→“自定義菜單”頁面中,進行菜單的創建與編輯;②選擇“.NET基礎”,子菜單內容中選擇“跳轉網頁”,進入“從公眾號圖文消息中選擇”對話框,選擇“頁面模板”,單擊確定,再單擊“保存并發布”按鈕,即彈出“發布確認”對話框,點擊“確定”即可以在手機上查看相關的教學內容了。
(4)手機查看課程資源。在手機微信中,選擇“訂閱號”→hnkgzywhl,進入課程公眾號平臺,點擊“知識點”→.NET基礎,我們就可以查看學習課程的相關知識點了。至此,微信公眾平臺課程資源的發布、管理就全部完成了。
(5)微信公眾平臺課程建設的其他功能。微信公眾平臺除進行課程資源的建設與管理,我們可以利用平臺的投票管理功能對課程的內容進行問卷調查以及反饋,通過留言管理可以與用戶交流互動,通過統計可以分析相關的課程數據,同校還可以發布一些相關的文章感想,與人員進行互動交流等。
2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ASP.NET程序設計”課程設計
1)“ASP.NET程序設計”課程學習現狀與存在的問題。“ASP.NET程序設計”課程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具有動態網站開發、設計、管理和維護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但是根據目前教學情況來看,主要存在如下問題:一是課程內容涉及到編寫程序,學習興趣不高;二是課程綜合性較強,涉及面較廣,學生理解較弱;三是教師課堂上與學生溝通時間較少,缺乏對課程學習情況的交流與討論。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采用微信公眾平臺教學,將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分成若干個知識點,學生課下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2)“ASP.NET程序設計”課程內容體系設計。該課程主要采用以真實的典型案例為主,理論聯系實際,主要采用微信平臺這一信息化教學手段,采用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任務教學法以及小組合作法進行教學;整個教學內容設計分為創建ASP.NET集成開發環境及簡單的程序設計流程,ASP.NET內置對象的使用,Asp.net控件的使用,數據庫操作技術,數據控件的使用、完善數據庫網站等6個模塊單元,如表1所示,以一個完整的項目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各項目小組分工合作完成不同的項目,以真正實現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培養學生實際技能。
3)“ASP.NET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實施與評價。采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課程教學,主要的教學過程如下:課前,教師將相關的知識點、任務單、微視頻等教學資源上傳至微信平臺;課中,教師對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系統講解,對重點和難點進行詳細分析,對學生進行分組,組內進行分工合作,使學生做中學,學中做;課下,布置學生任務,通過微信平臺與學生互動交流,問題答疑等事項,反復循環,將學生完成的內容以及匯報成果上傳至微信平臺,供學生之間、社會人員等進行評價,以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在考核評價方面,主要采用項目考核為主,平時考核+課堂分數占50%,期末測試即項目考核占50%,主要將考勤、紀律,小組成員角色,項目難易程度,制作項目的效果以及工作量作為考評依據,同時注重觀察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與人合作能力等各個方面的綜合表現。
3 結束語
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課程教學,學生可利用碎片化時間在微信公眾平臺與教師互動交流,從而使學習上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教師如何充分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相結合,不斷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之一。
參考文獻
[1]張云萍,陸一春.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微課資源建設現狀及在外科護理學中的應用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8(16):78-80.
[2]王玉蓉,王文娟.NET與數據庫技術在動態網站開發中的研究與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4(3):106.
[3]吳杰,江麗麗.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微課程教學應用研究——以《PhotoShop圖像處理》課程為例[J].辦公自動化,2017,22(17):32-34,39.
[4]田皓月,張秀琦.基于微信平臺的微課程設計與開發研究[J].中小學電教,2016(10):77-80.
[5]劉鑫.基于微信平臺的《數據結構》微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J].通訊世界,2018(3):357-358.
[6]劉瑞新.ASP.NET數據庫網站設計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度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ZJGB2016245)。
作者簡介:王洪蘭,湖南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科研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計算機專業教學、科研管理、信息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