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雯
摘 要 網絡文學行業發展迅猛,北京、上海等地行業協會不斷出現,成都市也成立了“成都市網絡文學聯盟”,推動本地行業資源聚集和產業發展。文章結合成都市網絡文學行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瓶頸,對成都市網絡文學聯盟的運營模式進行了研究,對其發起方的組成、品牌化活動的打造、產業孵化和助推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區域性網絡文學行業組織組建原則,對聯盟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 網絡文學;區域性;行業組織;運營模式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20-0070-04
1 網絡文學行業發展背景
1.1 互聯網技術紅利推動行業迅速發展
網絡文學,指以互聯網平臺為創作、發布和傳播媒介的文學作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使用的便利性持續提升,資費逐步下降,我國社會大眾互聯網普及率不斷上升,對互聯網的使用黏性不斷增強,網絡文學在互聯網技術的紅利推動下,以其便利的閱讀體驗,海量的閱讀內容,逐漸成為當下我國社會最主要的網絡應用之一。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3.78億,占網民總體的48.9%;手機網絡文學用戶規模為3.44億,占手機網民的45.6%[1]。網絡文學也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鏈條,商業模式逐漸從單一的“線下出版”和“在線付費閱讀”模式轉向“多平臺(影視、動漫、游戲等)改編”模式[2],持續為出版、影視、游戲等下游行業輸送優質內容,多部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游戲作品面市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影響力和產業價值全面得到彰顯,已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1.2 政府政策積極引導促進網絡文學融入主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文藝的發展。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首次邀請了網絡作家參加,并指出“要適應形勢發展,抓好網絡文藝創作生產,加強正面引導力度”[3];2015年9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網絡文藝”,再將文化戰略聚焦網絡文藝[4];2015年底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委員會成立,并開始發布中國網絡小學排行榜;2016年,《人民日報》將網絡文學產業評為“四大文化產業之一”,文化部開始專門起草數字文化相關文件、國家版權局發布通知加強網絡文學作品版權管理,并開展“凈網”“劍網”等剛性版權維權行動[5],代表對網絡文學內容建設的重視已從頂層設計開始全面進入執行階段。
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有20個省市自治區及行業作協成立了網絡作協等組織機構,各級政府對網絡作家的培訓明顯增多[6]。同時,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推“年度優秀網絡文學榜單”,傳統文學榜單的“茅盾文學新人獎”首次增設“網絡文學新人獎”等行業創新舉動,全面啟發網絡文學領域文化事業和產業融合發展與綜合治理的思路,網絡作家的關注度、文學地位和社會認可度有了明顯提升,網絡文學行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2 成都市網絡文學產業發展背景與瓶頸
2.1 成都網絡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2015年以來,成都網絡作家創作的《瑯琊榜》《華胥引》等作品一經改編迅速引起全國關注,大眾的目光漸漸聚焦在以往不太引人注目的成都網絡作家群體和成都的網絡文學創作。同年,四川省網絡作家協會正式成立、四川網絡文學發展研究中心成功舉辦第一屆年會暨“網絡文學的現狀與未來”研討會,2016年,成都市網絡文學聯盟成立;2017年,全國首個區域性網絡文學專項獎項“金熊貓·網絡文學獎”誕生……成都網絡文學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整體來看,成都市網絡文學行業的快速發展主要源于如下三個方面的基礎優勢:
一是成都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成都作為全國十大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根基深厚,不僅有古蜀文化、三國文化、金沙文化等特有文化,亦有古蜀文化遺址、歷史文化街區、名人故里、古村落、古建筑等自然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文化的傳承亦為文學藝術的創造帶來了無盡的靈感。作家月斜影清以金沙文明為背景創作小說《古蜀國密碼》,作家劉采采以三星堆文化為背景創作小說《蜀山云無月》,作家一言的《錦繡河圖》以蜀繡為素材展開故事,在網絡上都具有不俗人氣[7]。
二是政府積極推進城市文化建設,創造良好機遇。當下成都,正在全面推動天府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高標準打造天府文化標志和品牌,著力建設全國重要的文創中心,積極支持文創產業、知識產權運營、成果轉化等方面發展;同時,成都游戲、動漫、文化旅游等行業發展迅速,也為作品創作和轉化提供有利支撐。
三是成都市網絡作家群體眾多且已經產生了一批全國知名的大神級作者和作品,榜樣作用明顯。據統計,成都網絡文學作者數量約5萬人,排名全國第五位[8],大神級的網絡文學作家更不在少數,天蠶土豆《斗破蒼穹》、唐七公子《華胥引》、海宴《瑯琊榜》等作家作品長期位居排行榜前列;還有林海聽濤、月斜影清、卷土、愛潛水的烏賊、飛天魚等一批中流砥柱,被改編為的影視劇作品也都多獲成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進一步帶動本地作家積極創作。
2.2 成都市網絡文學產業發展瓶頸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成都市網絡文學產業也存在著明顯不足,主要表現在網絡文學產業鏈不完整、資源分散、集約化程度低等方面,本地產業鏈呈現“兩端強、中間弱”的情況。“兩端”分別指產業鏈兩頭的“作家創作端”和“產業轉化端”,成都網絡作家數量眾多,文化積淀厚,本土創作作品基礎好、潛力大;同時成都的游戲、動漫、網絡劇等文創行業發展迅速,本地企業眾多,對作品的改編需求量也不小。然而成都產業鏈中間的運營和推廣資源卻非常薄弱,一方面,本地僅有看書網一家較大的網絡文學平臺,本地作家無法在本地進行有效的作品運營,多將作品簽約于外地網絡文學平臺,如閱文起點文學網(總部位于上海)、愛奇藝文學(總部位于北京)等,造成資源外流;另一方面,龐大的作家群體各自簽約不同平臺,彼此分散,也缺乏直接和下游各類改編企業進行對接的機會,導致區域內業內交流不頻繁,資源流動不充分。
以2016年大熱的電視劇《瑯琊榜》為例,該作品為成都女作家海晏創作的網絡小說,改編影視劇一經上線,不僅推動收購作品的出品方股價一月內上漲33%,且其海外與網絡版權收益總和高達1.1億元[9]。然而盡管該部作品出自四川作家之手,但作品發布于上海起點文學網,改編于山東影視傳媒集團,其產業價值并沒有被四川本土文創產業所留存。這一方面說明原創網絡文學擁有巨大的經濟效益,而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四川文創產業由于集約化程度低以及開發不及時或開發能力不足,將眾多優秀作品的經濟利益讓與了其他地區。
3 成都市網絡文學聯盟組織運作研究
本著引導地方產業,助力產業集聚,填補成都市網絡文學行業中間環節的缺位的宗旨,2016年,成都市網絡文學聯盟正式成立。聯盟吸納了逾50名本地知名網絡作家,聯系產業上下游企業超100余家,對接了四川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南科技大學、四川傳媒學院、成都大學等高校,構建了集“行業引導”“產業集聚”“品牌打造”“作品培育和轉換”多位一體的創新應用模式。從聯盟的組織運作模式來看,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特點。
3.1 發起單位資源互補,密切配合,有效構建“政府主導+龍頭企業引領+產業資源引入”的三角支撐體系
成都市網絡文學聯盟發起方分別是成都市互聯網文化協會、成都古羌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天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三家單位中,互聯網文化協會隸屬于成都市委宣傳部,在媒體調動、宣傳推廣、政策引導等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古羌科技運營成都本土最大的網絡文學網站“看書網”,行業橫向資源豐富,作家資源和作品運作模式成熟;天驕文化則是國家級眾創空間“8號平臺”的運營方,行業縱向資源深厚且在項目運作、文創孵化等產業化運作方面經驗充足。三家發起單位各有優勢,又互為補充、密切配合,決定了成都市網絡文學聯盟能夠集行政資源和市場產業元素于一體,形成了政府主導、行業龍頭引領、產業資源廣泛引入的良好結構,為聯盟快速吸納資源奠定堅實的基層支撐基礎。
3.2 不斷創新“大、中、小”型各類活動,以活動為抓手,塑造區域性行業品牌,擴大地區產業影響
聯盟探索、設計多類行業活動,充實聯盟運營實質,并形成“小型活動常規化、中型活動特色化、大型活動品牌化”的活動格局。其中,小型活動包括了作家創作交流、產業上下游沙龍研討、作品轉化對接會等,規模通常為10~30人,活動時間和形式靈活,保證參加人員間能夠充分的深入交流;中型活動則包括了面向高校的創作分享講座活動“網絡文學進校園”、結合各區(市)縣文創發展的“作家采風調研”等子品牌活動,規模通常為30~100人,每類活動都以系列活動的形式持續開展多期,每期活動形式相對固定,以穩定品牌的塑造和輸出。大型活動則指聯盟專門打造的“金熊貓·網絡文學獎”年度評選活動,以凸顯成都地域特色的“熊貓”作為獎項名,特設最具天府文化魅力獎,面向全國建立影響的同時,又促進了成都本地文學作品的開發和挖掘。
在活動實際運作中,聯盟一是利用發起方互聯網協會的媒體資源,進行有效媒體報道宣傳;二是打造公眾號,開設活動專欄進行自傳播;三是積極發動參加活動的嘉賓利用其自身影響力對活動進行再傳播;四是積極洽談合作,增加引入合作方、贊助商的方式,進一步擴展活動的覆蓋面和市場普及度。從效果來看,各類活動交織,迅速將本地相關資源聚合為一個有機整體,推動了資源流動;同時,通過聯盟對外進行的整體宣傳,打造了一個積極的區域性網絡文學品牌形象,快速提升了本地區網絡文學的向心力和整體影響力。新華網、四川日報、成都日報、新浪、搜狐等中央、區域各級媒體關注報道,顯著推動了本地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
3.3 積極扶持作家,孵化作品,深入產業,立足長遠,培育自有原創作品
聯盟不定期的了解、收集本地作家創作的作品情況,并牽頭組織作家與下游潛在購買商進行磋商,或是積極聯合媒體宣傳曝光潛力作家和作品。2017年起,聯盟開始在原創作品打造上著力,抓住屬地大力發展“天府文化”的機遇,以地域性特色創作為核心,主動出擊,篩選本地優秀作家,定制專屬作品并簽下全部版權。其中包括作家月斜影清創作的現實題材作品《成都往事》(暫名),該書以現代成都為背景,講述“蓉飄”的奮斗故事;還包括作家劉采采創作作品《蜀帝傳奇》,該書穿插了寶墩城傳說、天社山傳說等古蜀民間故事和歷史傳說,講述幾代蜀帝凄美纏綿的情感故事,并將在成書之后進行恰當的改編。
通過對作家的包裝、宣傳,對作品的孵化、運作,聯盟實質性地介入本地產業,有效填補了成都地區產業鏈中間環節缺位的弱勢,為本地作家和潛在作品創造了價值發現和轉化的平臺;在促進作品轉化和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形成了聯盟自身的長效運營機制,培育出來的自有作品也將加強聯盟自身的產業影響力和滲透力,從而吸引更多的作家愿意把作品資源聚合于聯盟,利于形成良性循環。
4 區域性網絡文學行業平臺的發展路徑思考
根據成都市網絡文學聯盟的運營實際,一個區域性網絡文學行業組織的建立應當參照政府主導原則、地方性原則和融合共生原則,同時還應該在推動政府政策制定、做強做大重點活動項目、打造區域領軍人才和品牌、加強行業教育與培訓、加大媒體宣傳和推廣等方面進一步推動。
4.1 組建區域性網絡文學行業組織的基本原則
4.1.1 政府主導原則
網絡文學行業需求多元化,產業模式延展形態多樣,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兼顧的產業特征決定了其適合于用市場需求牽引、政府支持引導的模式來發展,且社會公眾對網絡文學關注度的上升和網絡文學影響力的擴大,也代表著網絡文學自身的意義指向、價值承載需要高度重視。只有政府主導的行業平臺組織,既能夠從政治性、思想性、文化性上進行宏觀把握,也能在調動地方產業企業、集聚資源方面發出指令,有助于更好地整合資源、發揮聯盟的作用、提升聯盟的地位、形成聯盟的權威、塑造聯盟的形象品牌。成都市網絡文學聯盟也是依靠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媒體資源投入和財政支撐,才能在活動宣傳、作品創造、活動品牌塑造等方面頗有建樹。
4.1.2 地方性原則
地方性原則即本土化原則,一個地方性行業組織必須有區別于其他地域行業組織的特點和優勢。組織的構成應以地方作家、地方企業為主體;組織的活動應結合本地產業的特色;推送的作品、產品方面須體現地方文化氣質。通過地方性展現獨特性。成都市網絡文學聯盟充分發揮成都“天府文化”“熊貓”“蓉漂”等地域元素,打造的“金熊貓”網絡文學獎,評選和推出的《古蜀國密碼》《成都故事》等作品,都是很好的例證。
4.1.3 融合共生原則
行業組織的根本目的是促進組織內的網絡文學作品及其產業能夠實現跨界融合,融合共生應是構建聯盟的核心主旨,通過融合實現網絡文學與相關產業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共同進步。同時,通過聯盟的集聚和協作,可以實現內部資源共享,使組織內的作家之間、企業之間、作家與企業之間實現共同發展。成都市網絡文學聯盟推動本地網絡文學行業與游戲、動漫、影視等行業的交流;與傳統文學行業交流;與成都及周邊各地政府文創產業交流;與各大高校理論研究專家和學生交流,實現互聯互通、共同繁榮。
4.2 成都市網絡文學聯盟發展的建議
4.2.1 推動政府制定產業政策
2017年12月,上海市委、市政府發布了《關于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網絡文學被劃為重點關注的產業領域,為網絡文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10]。成都本地政府應提高認識,完善具有針對性的產業發展政策:進一步加大文學獎項獎勵扶持力度,激勵更多具有區域特色的網絡文學精品藝力作;完善管理制度,做好網絡文學閱評,促進網絡文學健康發展;鼓勵本地作家在本地進行作品創作、發行和轉化;支持本地行業企業,并鼓勵全國知名網絡文化企業落戶等,構建和完善網絡文學產業的推進工作機制,再通過聯盟作為政策的執行落地平臺,統籌資源,形成、聯盟、企業、作家合力快速發展的局面。
4.2.2 做強做大重點活動項目,打造區域領軍人才和品牌
一是持續挖掘本地潛力作家,推出定制原創作品,通過重點培養、包裝和宣傳,打造行業領軍人物和作品;二是深化“金熊貓·網絡文學獎”這一首個地方性網絡文學獎項的現有基礎,進一步提升其在國內同類活動中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打造全國領先的網絡文學專業獎項評選和作品交流平臺,提升區域性重點活動平臺匯聚能力。
4.2.3 加強網絡文學教育與培訓
一是完善現有活動體系,可以定期組織相關作家研討會、閱評會,從創作思想、作品內涵、社會影響等多方面進行對網絡文學作品研討;二是優化人才培養,加強網絡文學教育與培訓,可通過聯合成都本地高等院校,設立網絡文學人才培育和創作培訓基地,不斷壯大網絡文學作家群體,提高成都網絡文學作家的創作能力和創作水平。
4.2.4 進一步加大媒體宣傳和推廣,推動聯盟“走出去”
網絡文學的發展需要社會的廣泛認同和大力支持,宣傳和品牌推廣對網絡文學聯盟來說至關重要。網絡文學聯盟這個平臺,可以更好地承擔起網絡文學作品、網絡文學作家、網絡文學相關重要活動等的報道和宣傳,可以通過刊物、報紙、網站等方式建立起固定的宣傳渠道;同時應該鼓勵聯盟與其他地區和國家的網絡文學及其相關組織建立聯系,形成合作和協作,支持網絡內企業單獨或合作參加境內外知名網絡文學活動,聚集更多的資源,形成更開放的合作發展局面。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EB/OL].[2018-03-0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t20180305_70249.htm.
[2]李昕揆.我國網絡文學產業化發展模式論析[J].出版科學,2015,23(4):16-21.
[3]新華網.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公開發表.[EB/OL].[2015-10-14].http://www.xinhuanet.com/2015-10/14/c_1116824945.htm.
[4]李鵬.繁榮網絡文藝是時代之需[EB/OL].[2015-09-15].http://pinglun.youth.cn/ttst/201509/t20150915_7115991.htm.
[5]夏烈.網絡文學共同體正在形成 市場規模有望達到90億[EB/OL].[2016-11-29].http://media.people.com.cn/GB/n1/2016/1129/c40606-28904779.html.
[6]歐陽友權.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的亮點與拐點[EB/OL].[2018-01-29].http://guancha.gmw.cn/2018-01/29/content_27616775.htm.
[7]陳海燕.四川網絡文學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2):101-107.
[8]新華網.網絡文學網絡游戲為代表 成都市網絡文化發展迅速[EB/OL].[2016-07-27].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6-07/27/c_1119288351.htm.
[9]陸一夫.《瑯琊榜》好生意背后:資本圍獵下的IP.時代周報[EB/OL].[2015-11-10].http://www.time-weekly.com/html/20151110/31738_1.html.
[10]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關于加快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主要內容[EB/OL].[2017-12-15].http://www.shio.gov.cn/sh/xwb/n790/n792/n989/n1027/u1ai14603.html.
作者簡介:嚴 雯,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新媒體行業分析,互聯網文化及網絡文學產業研究,深度參與成都市網絡文學聯盟組建與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