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數學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中的數學教育,它更加關注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注重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學習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高職學生對高等數學課程缺乏學習愿望、學習態度懈怠、文化課基礎差,因此,數學教育要正視學生的現實,因材施教,利用信息化手段開發適合于不同學生學習水平的學習課程。本文研究了如何能夠更好地開展高職高數的教學工作是本文重點研究的內容,同時基于信息化建設的高職高數教學改革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等數學 高職高數教學 信息化 建議
【課題項目】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級課題項目:高職數學課程信息化教學的改革與探索(編號:2017JKY-B5)。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0-0144-02
1.背景
高等數學是國內各高校的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程,是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程的基礎,尤其是理工科專業和經濟專業。如今我國越來越重視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去發展職業教育,同時社會也越來越需要專業的技術人才。但現實是,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越來越大,招收的學生的層次參差不齊。高等數學一般是在第一學年開設,很多學生開始的時候很努力的去聽懂,但是由于基礎薄弱的原因根本不知道老師在說什么,慢慢地就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對于高職高數教學來說,傳統的教學手段是不可取的,難以滿足學生專業的發展要求以及國家對于職業院校發展期的要求,這樣的教學效果一定是不理想的。
然而在物聯網和大數據的時代,信息技術在快速發展并得到廣泛應用,逐漸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所以如果把信息化用在高職高數教學中,一定會促進我國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 通過信息化教學,能夠讓學生掌握高等數學蘊含的各種思想,能夠掌握數學思維,在遇到問題時能夠使用數序思維去分析和解決,從而學好高等數學這門專業基礎課,在以后的崗位中能夠更好的進步。為此本文對于這些問題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希望這些觀點和意見能夠對于高職高等數學的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2.信息化時代教學形式改革的必要性
我國為了發展職業教育,每年給職業院校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其中一部分錢用來進行基礎建設,每一個職業院校的軟件硬件設施都很齊全,但是存在的問題是由于體制、人力、財力以及物力的設置,很多院校都沒有充分的利用這些網絡平臺和網絡資源,也就導致了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配置遠遠滯后于信息化教學的需要。
2.1信息化高職高數教學模式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
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潮流,目前已經在慢慢替代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而且職業院校擁有著豐富的教育網絡資源,網絡平臺擁有很強的開放性,如果學生能夠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從上面下載資源,課堂上配合老師,這樣很容易提高高數成績的。但是高數教學網絡資源有時候很難適合高職數學的教學,因為老師的時間、精力、能力可能都是有限的,他們可能不愿意做這些教學課件,但是如果只是照搬別人的資源課件到自己學校的網絡,一方面是版權的問題,一方面可能是這些課件真的不適合自己學校的學生學習,因為每個學校的學生的培養目標是不同的。
信息化教學在全國各大高校中被廣泛運用,一些難以用傳統教學講解的知識,比如高等數學中的定積分的定義用動畫的形式講解分割、近似、求和、取極限的過程十分容易被同學接受,而且動畫的形式便于同學們的直觀理解,甚至長時間都不會忘記。如果老師只是用傳統推公式的方法講解,基礎差的學生難以理解,更別談讓他們去應用這些公式了。信息化教學同時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很多學習能力強,愿意自學的同學可以自學這些數學課件,有不懂的再去問老師,這樣就可以極大的提高效率,而且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高數知識。
2.2改正重實踐輕理論的觀念
很多職業院校的定位就是培養社會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這個定位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為此領導十分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而輕視理論的學習。這樣是可以讓學生很快走上工作崗位,為企業和國家創造價值,但是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學習理論可以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讓他們知道有些步驟為什么是這樣,而不是簡單地記憶背誦。學生不喜歡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也不喜歡一味的練習模式。
所以,信息化的教學是“教學一體化”,既要講高數的理論又要其動手去操作。高數理論有利于學生掌握高數重要的思想,比如微積分思想,近似的思想,極限的思想,這些思想有助于學生的思維的訓練,讓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利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而不是僅僅學習高數這門課,思維的掌握有利于他們未來職業的發展,如果僅僅實踐他們可能只是技術工,但是有了高數理論思想的指導,他們未來可能就是領導者。這些理論應用在信息的教學中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如果老師只是局限于高數知識,那么這些思想是很難被學生理解。所以無論是領導還是老師首先要意識到高數這種理論課的重要性,然后認識到重視實踐的教學是科學的,然后鼓勵老師多進行信息化教學,那么高職的數學教學工作也不是想象的那么難,所以思想端正是第一步。
2.3認清高等數學在工科類高職教育中的地位
高等數學是所有數學的王冠,無論學生是選擇專升本、考研還是未來的就業,都是需要學好高等數學的。這是公共基礎課,如果這門課學習不好,后面的專業基礎課像電路、力學、電磁學的課是沒有辦法學的,很多專業課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微積分,如果這門課學不好,后面的專業課就只能望塵莫及。
高等職業的高等數學不要求學生要熟悉所有公式的推導過程及數學證明過程,切記不要和普通本科的高數教學工作目標相混淆,他們可能要求學生要熟悉各個公式的數學含義以及證明,但是高職學生只需要知道公式的推薦過程以及會應用即可,不需要掌握嚴格的證明。高職的高數教學工作更加注重的是應用和掌握數學里面的核心思想,而不是純數學理論的東西。而這些思想更加有利于高職學生未來職業的發展。
3.基于信息化建設的高職高數教學的幾點建議
3.1完善網絡教學資源,建立教學信息化平臺
信息化教學就是使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通過使用計算機,手機等移動通信工具進行自我學習,從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知識水平,如果遇到什么困難再去找老師解答,這樣更容易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學的能力,這樣就可以解決學生總是依賴老師的習慣了。但是各個老師在整合教學資源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將高數數學的知識模塊化、智能化以及數字化。老師將電子教案、視頻以及隨堂練習題庫能夠上傳到網絡,學生可以自主下載學習,并且可以在網上給老師反饋信息,同樣的大家可以在網上進行討論等操作。但是在完善網絡教學資源的時候需要主要以下的問題。
電子教案的知識一定要重點突出,讓同學知道哪些是重點難點,哪些不需要掌握,比如學習定積分的時候,重點是定積分的定義和牛頓萊布尼茲公式的應用,像變上限定積分就不需要詳細講。同時電子教案內容要豐富,最好是給每一個知識點都配有例題,這樣更容易讓同學理解。
教學視頻要形象生動形象,視頻教學比黑板教學最大的好處是能把很多抽象的數學知識動畫化,比如老師在講解極限和積分知識時,可以通過視頻慢慢演繹積分和極限的過程,讓同學更好地掌握這幾種思想,讓他們對于這幾種方法有更直觀的認識,而不是簡單的公式推導,而且動畫的形式推導公式會讓他們記得更牢固。
3.2提升數學教師的信息化意識和水平,維護信息化教學資源
高職數學信息化改革在師資層面面臨著阻礙。第一可以通過出臺相關鼓勵機制提高高職數學教師對推進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的積極性;第二在高職院校領導層面加大對數學課程課程的重視程度以及資金支持;第三要充分整合信息化與課堂教學,要求數學教師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和研究信息化下的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方法;第四聘請兼職職數學教師,彌補師資力量不足的因素,要教師在完成日常教學工作基礎上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現代信息技術化的技術學習,更好應用到教學工作;第五加快實驗室、資料室的基礎設施的教師。讓老師們有條件去開展信息化教學。
3.3加強高職學生信息化的素養,及時反饋教學效果
高職數學信息教學改革以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學生的自我探究、協作討論、主動獲取知識和技能、興趣、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作為目標。首先,信息化教學的最初對象需要有良好的數學功底、自我管理能力、經常使用智能手機或電腦進行的學生。通過提供豐富的信息化資源能夠是學生在任何地方自由地學習,能夠讓他們提高學習效率以及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獲得很好的成績。這樣也能夠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同時學生能夠自主選擇學習的模塊,在完成相應的學習之后,需要進行相應的考核,只有考核通過之后才能繼續學習下一階段的相應的內容,增加考核的反饋機制,了解學生學習的進度情況。
同時可以在網絡上建立討論區,討論自己在信息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老師可以統一解答,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可以讓學生更好提高自己的能力。
4.結語
信息化教學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會對高職院校的高等數教學產生巨大影響。然而在信息化教學改革過程中,需要學生與教師的積極配合以及相關領導層的支持,并根據學校的特點進行合理的改革,才能夠推動高職數學課的信息化教學進程和繼續教育的發展,提高高等數學教學的質量,從而打造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構建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
參考文獻:
[1]朱鵬華.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4(32).
[2]鐘守兵.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科教導刊,2014(32).
[3]夏蘇南.計算機在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解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8):1384.
[4]李靜.高職院校信息化 建設發展研究芻議[J].價值工程,2013(3):191-192.
[5]孫瑜玲.基于信息化建設的高職高數教學改革探討[J].科教導刊,2015(27):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