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卓男
(大連科技學院,遼寧 大連 116052)
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應針對處在各個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而有所側重。對于剛入大學的“95后”新生而言,他們能否適應大學的學習與生活直接影響其大學四年的成長。而高校輔導員隊伍也在不斷更新,新晉輔導員大多承擔大一新生的管理工作。因此,新晉輔導員如何對大學新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將是當前各高校發展過程中值得進一步思考和探討的問題。
新生入校前,輔導員可通過閱讀新生電子數據來掌握新生基本情況;入校后,要通過新生報道、走訪宿舍等多種途徑,盡快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并通過開經驗交流會、學生手冊學習會等形式做好入學教育。為幫助“95后”新生緩解目標缺失、角色不清等問題,可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引導其重新定位,幫助新生進行大學四年的規劃。
組建一支團結、務實、精干的學生工作干部不僅僅能極大的提高輔導員老師的工作效率,也能在班級里營造一種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良好班風。新生班委確定之初會普遍出現職責不明確的現象,輔導員可以召開專題討論會制定《班委崗位職責》,使班委職責責任量化,責任到人。
(一)堅持輔導員查課、聽課及查早晚自習制度。走進學生課堂和自習,鎖定學困生,形成持續跟蹤式的監督模式,幫助大一新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行“日查、周評、月考核制度”,在班級間形成“趕、超、比”的良性競爭,推動各院系自覺形成良好學風。
(二)嚴格輔導員值班制,嚴抓通宵上網。以寢室為單位進行學習整頓,防止因寢室學風問題而導致滾雪球似的掛科現象。嚴查夜不歸宿,深夜不睡、酗酒、打撲克、麻將等影響他人的不良習氣,從細微處嚴抓學風建設。
(三)加強輔導員與任課教師間的溝通和交流,形成快速有效的反饋機制。輔導員在開課前給任課教師發放《班級基本情況表》,使任課教師對班級整體情況有所了解;保證每周、每月與各科任課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是課程難度較大的科目,將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匯報給任課老師,以及時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四)選拔學習優秀的學生干部和黨員組成各類學習小組、學困生輔導班,開展“一幫一”活動,充分發揮學生之間的傳幫帶作用。學期末開展表彰大會,及時鼓勵學習優異生,以營造良好學習風氣。
(五)健全與學生家庭的雙向溝通機制。以周、月、季電話訪問形式,建立日常溝通機制。以寒、暑假家訪為契機,填補假期監管空白。采取郵寄成績單的辦法,形成書面溝通機制。召開學困學生家長懇談會,延伸校方與學生家長的溝通,發揮學生家長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形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力,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
新生入學后,及時進行心理健康普查,為篩選出的心理問題新生建立心理檔案。輔導員擔任學生的心理健康疏導員,通過日常聊天、微信、QQ等途徑第一時間掌握他們的情緒變化,及時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設置心理委員,對心理問題迅速反饋、幫助學生自助和互助。組織心理講座和素質拓展訓練,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知識,以便及時調節自己的心理。
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貧困學生進行摸底調查,填寫《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調查表》,并組織班級評議小組對貧困學生的情況進行民主評議,填寫《貧困學生認定申請表》。通過“獎、貸、勤、助、補”等多種形式關注貧困生,使大一新生不因經濟困難而影響學業。
“95后”學生獨立生活能力普遍不高,安全意識薄弱,各院系應成立以輔導員為主的安全工作小組,將安全工作逐級落實。制定校園安全知識相關宣傳冊、舉辦安全教育、加強宿舍違章用電檢查力度,加強網絡監管,消除不穩定因素。
作為一名新晉輔導員,在高校學生管理這條道路上剛剛起步,自身還存在不足,在對“95后”新生的教育與管理工作中存在著更多更新的挑戰。但新晉輔導員學習能力強,工作熱情高,只要堅持學習,不斷總結經驗,及時把握“95后”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發展方向,用耐心、愛心和細心對待每一名學生,一定會做好“95后”大學生的教育與管理工作,達到專業化、體系化、高效化的崗位設置目標。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學習輔導讀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洪宇.“95后”大學生教育管理方法探析[J].教育評論,2017(7).
[3]徐禮堂.“95后”大學生管理方式探討[J].喀什大學學報,2016(2).
[4]趙爭,楊亞鳴.“95后”大學生入學適應教育問題探討[J].宿州學院學報,2014(5).
[5]蔡峻.大學新生入學適應性教育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