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斌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重慶 402160)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根據相關文件精神,為突顯專業教學特色,強化校企協同育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潛能,輔助學生更好地樹立專業學習意識和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決定在現代學徒制的基礎上試行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
“雙導師制”是我院在現代學徒制的基礎上根據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要求,從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特點出發,結合學生不同個性而實施的一項教學改革。是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基礎上,借鑒英國“導師制”和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經驗創立的,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配備兩位導師——學校專業導師及企業兼職導師的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
學校專業導師:學校的專業導師要求有多年相關專業的教育教學經驗,擁有較深的專業知識儲備和較高的專業技能,原則上應具備中級及以上職稱。
企業兼職導師:企業兼職要求具備相關行業多年從業經驗及豐富的專業知識,可以有針對性的為學生提供相關的能力指導。結合我校校企合作單位,各專業大類聘請行業企業能手或技術專家作為企業兼職導師。
“雙導師制”以項目開發小組、競賽小組或課程實施興趣小組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更專業的、有特色的、更有針對性的輔導,使學生在學習興趣、協作精神、實踐動手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導學:主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方法。指導教師參考學生實際能力和學校專業開展情況制定學習計劃,培養學生專業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方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發掘學生的自身隱藏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自覺學習,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能力。
導業:主要針對學生在校期間的課程學習。幫助同學們樹立專業的職業素養,扎根自己的專業領域。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職業,全面掌握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明確職業在人生中的地位及職業與專業、就業的關系。讓學生強化職業意識、創業意識,為其職業生涯做出規劃。
導能:主要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導師在前面兩點的基礎上,規劃出職業能力培養方案,培養學生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科學創新能力。
根據“導學、導業、導能”的具體要求,結合學院實際,歸納總結出教學重點。重點突出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做好“八個一”:“制定一套學業發展計劃;深入了解一個產品和企業(或行業);寫一篇專業論文或調研報告;制作一件專業應用作品或方案;考取一項職業資格證書;參加一個專業技能競賽;參加一次校外頂崗實習活動;撰寫一篇畢業(設計)論文”。通過“八個一”的實現來達成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的目的。
制定學習計劃:導師小組確定后,導師與學生一起結合所學專業及相應企業的實際需求“制定一套學業發展計劃”。學業發展計劃既要適應當前學習的需要又要兼顧到畢業后學生的終身學習。
基礎能力培養:安排在第一學期,課程開設以專業基礎課程為主,同時融入相關專業的通識性知識學習。在這一階段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好所學專業的基礎,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興趣,增加專業認知能力,為以后的深化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專業能力培養:讓學生掌握好所學專業的專業知識,包括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通過對各專業對應行業的深入調研結合各專業相關校企合作企業的實際需求、同時體現尊重學生個性發展、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原則,我們對相關課程進行了優化組合。放棄了專業課程中一些老舊的或者理論性太強的教學內容,增加了具有應用性、實踐性、先進性的新技術課程。
職業道德培養:任課老師在課堂教學特別是在實踐教學中應將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融入進去,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操守和職業素養,實現畢業與就業的無縫連接。
堅持能力培養:在這一階段我們應該堅持專業能力培養和職業道德培養不放松,同時狠抓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來培養在校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創新創業能力。
教學成果體現:深入各專業相關校企合作企業頂崗實習,將學生在學校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考取一項與所學專業貼近的中級職業資格證書,提高學生就業能力。
雙導師制在我國還是一種比較新的教學模式現在還在不斷摸索中,對實施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專業的教學效果考評可以考慮由其所在的院系進行。考評機制包括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兩部分。過程評價主要從雙導師制實施的過程、專業小組開展情況、導師指導過程等方面進行考核;結果評價主要從雙導師制開展后學生的知識掌握、技能提升、能力提升、素質提升等方面進行考核。進行考評的核心是總結和改進,總結優點、改進不足,將職業教育更好的發展下去。
[1]王利鋒.高職教育雙導師制實施路徑分析——以電子商務專業為例[J].電子商務,2017(08):75-78.
[2]葉珊.職業導師制度模式建設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284-285.
[3]劉云山.新常態下職業院校實施導師制的策略探析[J].教育理論研究,2017(16):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