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功
(山西工程技術學院,山西 陽泉 045000)
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為進一步提高自身學科素養,提升就業競爭力,很多人選擇畢業后繼續讀研深造。而考研是一項龐大、漫長的系統工程,更是一場信息戰、心理戰。如何提升考研復習成效,本文將以某應用型本科院校為例進行闡述。
作為考研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應用型本科院校考生,他們慣性延用之前高職高專的學習習慣、復習方法,與其他大學生相比,專業實踐性強,動手水平高,但理論基礎不牢固,數學、政治、英語等考研公共課基礎底子薄弱容易,加之不同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生在本科階段的課程設置、培養目標、培養方式的不同,使得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的研究生在備考中面臨眾多問題。
地方應用型院校學生有著濃厚的“考研情結”,他們對更高層次的重點院校非常向往,由于各種原因不得已去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求學后的他們,迫切希望通過考研進入更高學府,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通過走訪調查發現,雖然他們考研愿望強烈、目的明確,但是信息閉塞及缺乏針對性考研指導,會出現盲目報考以及專業選擇失誤等現象。最后,造成了這些考生缺乏信心、迷茫等問題,以致考研失敗。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政治、英語公共課的基礎普遍不是太好,公共課基礎不好是制約考生考研的最大瓶頸。此外,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生受制于整體教師隊伍水平不均衡,專業水平差異性較大,專業競爭優勢不突出,加之報考院校考研信息不透明、自我備考無規律等原因,這些不利因素促使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棄考或是盲目報考。
95后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大多個性張揚,她們獨立性較差、依賴心強,情緒不穩定,易受不良因素干擾。此外,一小部分學生經常否定自己,認為自己的四年本科沒任何成效,對考研悲觀、對前途迷茫。
教學中,要有效提升大學生考研復習成效,可以從主觀、客觀兩個層面著手,既要考生從自身出發,堅定信念、生理心理雙管齊下,有的放矢,矢志不移的高效科學復習,又要各高校自上而下重視考研工作,及時公開各階段信息,公開透明并形成長效機制,兩者有機實施,才能進一步提升考生的復習成效,祝其早日金榜題名。
有效報考信息的及時獲取是考研成功的前提。學校可以召集學生代表、班主任、輔導員、其他教學管理人員召開座談會,了解學情考情,及時制定、出臺與本校學生考研相關的制度。
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偏重應用實踐,報考中,綜合分析每個考生的在校學業成績、政治基礎理論水平、外語等級能力、未來求職方向等幾大因素,一方面在鼓勵考生報考重點理工科院校的相近專業,另一方面,也要對報考扎堆現象進行適當干預,幫助考生理性選擇報考及專業。
考研是一場耐力戰、持久戰,備考時間少則三兩月多則數年,做好應用型本科院校考研生的相應指導工作,尤為重要。考研節點主要含括:前期動員準備、初期知識學習期、中期知識強化期、重難點沖刺期、次年復試調劑指導期。大部分考生都是初次考研,缺乏一定的經驗,適應性較差,往往因為國慶小假期的影響,復習進度遲緩,再加上畢業、實習等各種事情的干擾,導致沖刺階段很容易放棄,這個時候必須要細心觀察考生的心理變化,針對考生的心理特點,和考生真誠交流,找出癥結,對癥下藥。幫助學生重拾自信,做好最后沖刺。
因獲取考研資料和信息有一定難度,一直以來,廣大備考考生潛意識里喜歡孤軍奮戰,不愿與人共享手中的考試資源。事實上,在互聯網新時代,通過兩微一端等方式,考生可以及時有效共享資料,不僅可節約經濟成本,而且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利用考研貼吧、微信公眾號、考研幫等互聯網資源,可迅速找到目標院校的學姐、學長及老師,虛心向前輩請教,做到有的放矢。
為提高考生的考研自信心,建立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是非常重要的。考研教師可以定期面對面給考生進行心理輔導,如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發布考研資訊、舉辦往屆考研成功者分享交流會、定期聘請考研名師舉辦考研講座等多種方式,針對考研相關政策,一一進行解讀,面對考研負面消息,一一進行解惑,若發現考生有考研消極情緒出現,應查找問題源頭,幫助其卸掉心理包袱,輕松上陣。
考研是一場持久戰,一項長期動態的系統工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考生,要想短時間迅速提升專業課成效,也不太容易,雖然挑戰較大,但每位考生只有根據自身情況,科學規劃,早作準備,在自身、教師、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早日圓研究生夢。
參考文獻:
[1]王麗.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課程建設中的考研激勵[J].山東化工,2016,45(12):160.
[2]周鼎.面向應用型二類本科高校的考研引導機制[J].大學教育,201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