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茜
(太原理工大學現(xiàn)代科技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7)
溝通是指在特定人之間,通過語言、體態(tài)語等進行的思想和情感的傳遞。溝通能夠提高思想和情感傳遞的效率,為答疑解惑、化解矛盾和分析誤區(qū)提供途徑。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zhì)在于答疑解惑,為大學生提供正確的價值引導;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去感化和引導學生。
開展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充分注重溝通的技巧和方法。有原則、有技巧的溝通方法能夠事半功倍地將教育的目標高效率的傳遞給受教育者,還能激發(fā)學生進行自我學習,為引導他們做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的人而夯實基礎。
結合實踐,本人認為開展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當注重以下幾個原則:
獨立學院大學生家庭物質(zhì)普遍寬裕,造就他們性格較為獨立和個性。因此,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應充分注重營造輕松的教育環(huán)境;在輕松的教育環(huán)境中,能夠讓他們處在戒備的心理被卸下,讓他們在平和的心境下傾聽和思考教育者所提到的各種現(xiàn)象和各式問題。尤其是針對問題,能夠便于他們投入式思考。同時便于教育者快速有效的闡明問題,分析誤區(qū),解決問題。借助于輕松法則,為學生后續(xù)接受思想教育打開了窗口,一旦再出現(xiàn)問題,會將主被動關系進行顛覆,那時教師才是真正的答疑解惑之人,可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被激發(fā)。實踐中,針對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個性問題,教育者應放下成見和包袱,把學生當自己的兄弟、姐妹、親人看待,主動拉近距離,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關系回歸輕松。總之,輕松為原則是開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無論從學識和年齡都必然存在差異。因此,首先要認可差距的存在,其次通過鑒別的方式,對應當進行引導的思維和觀念,要迅速甄別。承認差距本質(zhì)上就是對學生尊重的萌芽,唯尊重方能解決學生面臨的諸多思想困境、價值判斷難題、情感困惑。做到尊重實屬不易,但另外一面其也是不斷豐富教育者實踐經(jīng)驗的過程,所謂教學相長即是如此。實踐中,教師會囿于自身經(jīng)歷的短板,對學生出現(xiàn)的思想問題進行誤判,在沒有充分實踐經(jīng)驗做鋪墊時,過于簡單和直接的教條式思想政治教育,容易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甚至將學生的思想問題往相反的方向引導,這是教師本位論,是不尊重學生的表現(xiàn)。反之,教師本著尊重和相互學習的理念,不但能夠得到學生的配合,還能在工作中,不斷完善和豐富自身的教育水平。可見,尊重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有力手段。
現(xiàn)代教育學原理講求隱性教育。隱性教育本質(zhì)上通過學生可接觸的各式媒介,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進行通過隱性的教育能夠促使受教育者自我意識的萌生,在隱性教育背后最直接的利益在于輕松規(guī)避學生的逆反和排斥,直接高效地把教育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傳達給受教育者。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沒有放棄教育的既定目標和內(nèi)容,而恰恰針對硬性的目標更是必須達成,所謂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要讓獨立學院大學生突破自身狹隘,培養(yǎng)良好的人格品質(zhì)和道德品質(zhì),還要在工作目標和方法二者之間找到平衡點和突破口。隱性教育原則的引入,不是代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弱勢地位,相反,今天的獨立學院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歷史上任何時期,任務更重,地位更強,工作方法更強硬。之所以用隱性的教育方式,是從實情出發(fā),從學校和學生的生態(tài)做綜合考量所選擇的最佳途徑,實踐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績確實也讓人嘖嘖稱嘆。
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的關鍵在于是否有良師、有多少良師來對學生進行指導和教育。當前,全國各獨立學院并不缺硬件設施,缺的卻是真正的良師。良師原則的主體,為開展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師而言。良師的根本標準在于自身具備好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完備的知識結構。具體指的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政治素養(yǎng)來自于對政治的敏感性和關注度;教師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能夠引導學生緊跟主流思想。教師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在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頭腦載體下,快速甄別社會的主流思想及各類非主流思想的現(xiàn)狀和成因。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不僅能夠用主流意識來引導學生,還能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充分的引證非主流思想的種種構成和成因,通過正反兩方面的引證,來做預防教育。其次,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教師需要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來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用人格魅力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而一所學校的靈魂在于有崇高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大師。每一位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師都應懷揣大師夢,時刻警醒自己,以大師風范來引領學生。最后,良好的談話藝術。良好的談話藝術最直接的方式在于舍棄灌輸式或者生硬的教導式談話溝通。傳統(tǒng)的教導式談話,雖能夠簡潔明了的傳達意思,但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通過婉轉的談話溝通,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思維,學生易于接受,還能夠在事后,促使其聯(lián)想回味,使教育的效果呈現(xiàn)出意猶未盡式的回響。婉轉的談話溝通技巧,也符合中國人的普遍性格,“軟話一句三冬暖”即是此意。
參考文獻:
[1]閔緒國.論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溝通應堅持的原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6(7).
[2]劉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溝通支持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