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群
(靖遠縣銀育小學,甘肅 靖遠 730606)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被廣泛的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習效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學習方式不能盲目的運用,用的好,能夠對小學生學習數學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用的不好,可能會造成相反的效果。基于此,我們應該對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采取相應措施,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學習方式的合理運用,對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
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都較為活躍,對未知的新鮮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但是也存在著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自制力不強等特點,這些都為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帶來一定難度。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針對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由于小學生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的發展都還不夠成熟,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和講解,明確的提出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需要探究的問題。在學生對探究的方向和目標不明確時,引導學生圍繞學習目標開展組內討論,促使小學生更加快速和有效的進入學習狀態,提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效果。例如,在初步學習“平均數”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對組內學生的身高進行統計分析,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求出平均值,加深學生對本課內容的理解。
學習小組的配置不能隨意的進行,教師應該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能力水平和興趣愛好等進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合理地分配數學討論小組。一般情況下,每個小組的人數應該在4到6人之間,遵循組間同質和組內異質的原則,使每個小組的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的比例相當。小組內成員的座位應該面對面或者相鄰,方便小組之間的交流和討論。
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不能盲目的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應該在上課前,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以及題目的難易程度,對小組討論的內容進行精心設計。教師應該善于利用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設計要提問的問題,所提出的問題應該具有新穎性和挑戰性,從而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越性,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在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中起到關鍵性的基礎作用,為此,我們應該貫徹新課改的理念,將小組合作學習合理的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去,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培養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加深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為小學生以后學習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2):121-121.
[2]王秀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策略分析[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21):0038-0038.
[3]文大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策略分析[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3):00139-0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