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栟茶鎮栟茶小學 白友慶
傳統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理論知識講述上,目的是充實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幫助他們打好基礎,卻忽視了數學思想的有效培養。類比思想作為數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它能引導學生從單一對象延伸到多個對象上,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并且能靈活使用所學內容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效果。類比教學的開展不能脫離課堂本身,要將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設定為主要目標,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備課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首要環節,也是課堂順利開展的基礎保障。教師在備課中要對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有初步了解,掌握學生數學學習訴求,同時花費一定時間學習其他優秀教案,取長補短,彌補教學方案中的不足之處。如何在備課中體現類比思想是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這需要教師明確類比教學的本質要求,了解每個學生不同的數學學習情況,在體現針對性原則的基礎上在備課中融入類比思想,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接受新型的教學方式,主動參與到類比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完成類比習慣的培養。
例如在進行《小數乘法》的教學時,我會將類比思想導入備課中。我先明確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初步掌握小數乘法的相關技巧,使得他們能夠解決小數乘法的基礎問題。但是考慮到體現類比思想的要求,我把整數乘法作為教學導入,讓學生在課堂中將整數乘法和小數乘法進行類比,分析兩者之間的異同點,結合類比所得的結果提高對這部分知識點的理解程度。為了進一步提高備課質量,我主動投入精力去鉆研其他優秀教案,借鑒其他教師的優秀經驗,豐富類比教學開展形式,保證學生在“小數乘法”學習過程中形成類比思想的有效性。教師要處理好備課環節,這對類比教學開展有非常大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類比思維的培養成功與否。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中,類比教學的開展效果不理想,這是由缺乏具體類比場景導致的,小學生受到薄弱數學基礎影響,很難通過抽象知識進行類比推理,因此,教師要從這個問題著手,設計對應解決方案,保證類比教學開展的有效性。情境教學法的使用能較好地解決缺乏類比場景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有限的資源,將需要類比的知識點融入具體場景中,將其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降低了類比難度,同時也提升了數學課堂趣味性,幫助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類比情境的創建形式主要分為問題情境和生活化情境這兩種,對應的效果也有差異。問題情境是教師將類比過程用一個關鍵性問題概括,讓學生在克服重難點的同時完成知識點類比任務,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生活化情境是教師將數學知識點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使得課堂充滿生活氣息,讓學生明確數學學習對生活實際的重要意義,進而主動參與到類比活動中,彌補自身核心素養的缺陷。教師不能滿足于現有的類比情境創建方案,要不斷進行優化創新,為學生提供多樣的數學類比平臺,高效完成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培養目標。
例如在進行《圓柱與圓錐》的教學時,我會使用生活化情境提高類比教學效果。上堂課我已經向學生講述了圓柱的相關知識,他們也能靈活使用所學內容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為圓錐相關知識的教學打好了基礎。這節課,我把生活中常見的圓柱和圓錐形物品帶到課堂中,如罐頭、水平儀等等,初步完成生活化情境創建,接著要求學生從圓柱角度出發,將其和圓錐進行類比,分析兩者之間的異同點,進而掌握圓錐表面積和體積計算技巧。通過生活化情境的使用,學生的學習效率有了質的提升,能主動使用類比的方法進行相關知識的探究,并且將其轉化為自身知識儲備,提高了對圓錐和圓柱的認知水平。教師要發揮情境教學法對類比教學開展的促進作用,構建系統的數學教學體系,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小學數學類比教學的開展不能局限在單一的課堂中,要進行適當拓展,這樣才能保證學生類比思想形成的有效性。由于數學課堂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鐘,學生很難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對所有理論知識完成類比推理任務,由此可見,課外類比教學活動的開展十分必要。教師可以通過活動開展的方式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類比,既增加了數學學習趣味性,也指明了探究方向,幫助學生將課堂和課外有效串聯起來,更輕松地完善數學知識儲備。
教師在課外類比教學活動開展時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點,創建線上學習平臺,在線上布置類比任務,體現時效性。如在完成了分數乘法的教學之后,我會在線上學習平臺布置類比任務:從小數乘法和除法的關系出發,類比推理分數乘法和除法使用技巧。在課外,學生的數學思維不會受到限制,自由度大大提升,他們的活動參與態度發生了明顯轉變,會主動利用課余時間完成類比任務,這也是我使用線上學習平臺的預期目標。
類比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使用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獲取途徑,能讓他們從多個角度進行理論內容的深入分析,進而提高數學認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數學綜合能力。教師要不斷發揮類比教學的積極影響,向學生展示類比推理對數學學習的促進作用,全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