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 王新榮
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它很好地激活了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有了很好的思維發展。因此,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善用探究式教學法,為學生們提供自主探究學習的機會,讓學生主動體驗學習,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
現代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目的不再是教師的教,而是變成了學生的學。教師也不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可以結合具體學習內容,巧妙地創設自主探究情境,為其營造充滿探究的學習氛圍,更好地推進學生進行有效學習。
例如:在教學“等差數列”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們學習等差數列的知識內容時,并沒有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選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并為學生們創設了一個探究情境: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等差數列的概念,這有一組數據成等差數列,它們的公差為d,你們知道它的通項公式嗎?很快學生們便進入思考中。有學生在探究思考的過程中,發現第二項可以用第一項表示為a1+d,第三項也可以用第一項表示得出a1+d+d=a1+2d,第四項也可以用第一項來表示,經過整理可以得出為a1+3d,在得到了這四項后,學生發現每一項都可以用第一項和公差來表示,而且其中還存在著一定的規律。很快,學生便根據自己的思考探究,寫出了自己探究出的規律:an=a1+(n-1)d,學生們在探究出這一通項公式后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并對接下來的數學學習充滿了自信。
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巧妙地創設探究情境,很好地激起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活躍了學生的學習氛圍,并讓學生有機會自主探究學習,對數學知識有很深刻的體驗和學習。
探究活動的有效開展很好地激起了學生的探究意識,活躍了學生的數學思維。作為教師,應有效地利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地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以更好地促進學生體驗學習,實現高效數學課堂教學。
例如:在教學“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時,摒棄了以往講解灌輸的教學模式,而是選擇將數學課堂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更好地探究學習。首先,教師為學生們提供了幾個圓臺。師:已知這一圓臺的上、下底面的半徑分別為r1和r2,它的母線為l,你知道這個圓臺的表面積是多少嗎?學生們在教師布置完任務后,都非常主動地進入探究思考中,很多學生都試著用剪刀沿一條母線將這一圓臺剪開,并觀察這一平面,利用自己已有的數學知識來求出表面積。學生們就這樣主動地探究思考,從中很好地總結出圓臺表面積的公式內容,對這部分知識有了很好的認識和體驗。
課堂教學中,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活動,讓學生從中很好地體驗到數學知識的有效生成,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與提高。
數學知識抽象復雜,單憑教師的簡單講解,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探究意識。由此,教師要注重改變自己的教學策略,應更多地從學生的角度開展教學,可以巧妙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更多地激起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進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空間幾何體”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們學習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時,選擇從學生的角度開展教學,不再一味地為學生倒灌,而是巧妙地將知識交給學生,讓其自主探究這部分知識內容。學生們也在教師布置完任務后開始了思考探究,很快便有學生想到閱讀課本,從課本這一學習教材中尋找突破口。很多學生在自主閱讀探究的過程中了解到中心投影以及平行投影的概念,而且還清楚了平行投影中斜投影以及正投影的概念。之后,學生結合自己小學、初中所了解的三視圖的知識內容,開始進一步分析探究有關幾何體三視圖的內容,學生在自主閱讀分析的過程中,對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的概念有了很好的認識和理解,并主動試著畫出一些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還根據一個幾何體的三視圖還原出這一空間幾何體。
在以上數學案例中,教師巧妙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很好地開拓了學生的探究思維,這樣的教學模式很好地激活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開拓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總之,探究式教學在數學課堂中廣泛應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真正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為學生們創設一些自主探究學習的機會,讓學生有更多機會體驗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