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伍佑中學 張 進
高中學習更加注重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以往的數學教學更多的是數學知識的灌輸,學生在被動的模式下學習,很容易忽略學習感受,也容易產生反感的情緒,不利于學生靈活掌握知識。當前的教育理念更加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所以開展體驗式教學更加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提升學習能力,以下就對這種方法做出分析。
體驗式教學需要情境的創設,在高中的數學學習中,教師可以讓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通過一些情節的發展把數學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情境里感受數學的魅力,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激發出強烈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等比數列》的知識時,教師可以把知識點緊密聯系在生活中,創設情境: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人們理財意識的增強,很多家長都為家人買了不同類型的保險。有一位家長給孩子購買了養老保險,從1歲開始每年上交保險公司1萬元,連續上交20年,當孩子長大到60歲后,就可以領取返還的金額,每年5萬元。除此之外,在60歲到80歲之間,每年額外還有1千元的險種返還。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等比數列的知識做一道數學題,如果銀行利率為4%,而且活到80歲,分析學生的獲利多還是保險公司更賺錢。這種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學生自然就會更加深入地思考,通過教師公布答案,發現數額相差數百萬,如此大的金額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沖擊,這樣學生的學習欲望就會更加強烈,也更加強烈地認識到數列知識在生活中發揮的作用。
教師在創設情境之后,就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到情境之中,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學生會把自身的思維模式結合數學知識,從而加強知識在大腦中的印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適時引導,這樣就可以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活動有序進行。例如,在學習橢圓的定義的相關知識時,為了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帶領學生一同畫圖。教師把事先準備好的細線兩端固定到白紙上,讓學生做好標記:A和B,然后把細線延長,并超出AB的距離,用筆拉緊細線隨著向外的力量慢慢移動,就可以得到橢圓。學生親自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就會加深印象。教師還要進一步提問:細線的長度在AB的區間之內,會得到什么圖形?如果改變細線的長度,會畫出什么樣的圖形?在橢圓產生的過程中,什么因素是不發生改變的?接下來學生在操作中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也加深了對橢圓的知識的理解。
對學生而言,如果課堂缺少交流,課堂氣氛就會變得沉悶,所以,教師要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讓學生進行交流。一個充滿交流、共同探究的課堂,更容易達到好的教學效果。通過交流,學生可以了解自身知識的掌握情況,做到查漏補缺。例如,教師可以把知識難度逐漸增加,學生在理解時會變得吃力,這時通過學生間的探討,就會讓思路更加清晰,讓問題解答更加容易。同時,這個過程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學生會交流生活中的問題如何運用數學知識解答,這樣就真正發揮了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在課堂剩余的時間里鼓勵學生充分交流,可以是對教師教學方法的建議,也可以是對知識運用在生活中的想法,在交流共享中,也會產生很多新的學習見解。比如教師在講授《二進制》的內容時,學生會聯想到汽車里程表和二進制相關,就會再次引發討論。總結和反思的過程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體會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同時,學生在交流時增進彼此的感情,讓班級更加具有凝聚力。經過交流,教師要做出總結,分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讓學生反思。另外,教師對課堂表現突出的同學要給予肯定,這樣才能讓學生保持學習積極性,在之后的學習中更好地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
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往往不夠牢固,需要在課后環節得到補充,教師除了布置書面的作業外,還可以組織豐富的課后活動,例如,教師設置幾個研究性課題,讓學生參與到課題的學習中,此外,也可以組織趣味活動,這樣就能觀察到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現象。課后作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可以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也能通過這個過程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擴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數學實踐思維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是十分可行的,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也培養了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確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情感變化,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讓學生有廣闊的思考空間,提升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加強課堂討論環節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