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建湖縣第二實驗小學 張 悅
新課程標準提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養成科學、合理、自主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給學生體驗自主學習快樂的機會。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孩子們探究的熱情,需要創設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為孩子們的自主探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階段的孩子們對任何事物的認識都是美麗的、純真的,他們對世界觀、人生觀的認識也是積極向上的。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通過為學生講述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既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也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比如在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童話故事《一千零一夜》,帶領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同學們都讀過《一千零一夜》這本童話故事,一千零一夜,每一個夜晚講一個故事,每講一個故事就會挽救一個少女的生命,那么大家知道一千零一夜包含多少個月、多少個年嗎?通過這種方式的導入,學生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自己努力去計算、去尋找答案,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欲望。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設置問題教學情境,既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又可以喚醒學生對問題的注意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在低年級學習能被5整除的數有何特征時,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今天我和同學們交換角色,即你們當小老師,老師來當大學生,讓同學們來考考我這個大學生的學習能力,怎么樣?任意一個同學可以隨便說出一個整數,無論這個數是大還是小,老師可以立刻告訴你該數是否能被5整除。當學生聽老師講到這個規則時,先在自己的本子上提前寫好數字,并且進行計算,自己得到答案,然后爭先恐后地舉手,積極參與,都想找難計算的數字為難一下老師。當學生們報出數字,老師立刻給出正確答案時,學生驚訝的嘴都合不上,對老師佩服得五體投地,同時,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立刻迸發出來,自主學習興趣大增,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自主學習中。
數學教學中,對于枯燥、抽象的數學概念、數學定義,學生不容易理解。此時教師可以將跟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場景帶到數學課堂中,創設數學的生活情境,方便學生思考、討論,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掌握。比如教師可以將超市的促銷活動引入課堂,準備一些物品,有零食、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兒童玩具等,并且給出商品的價目表,教師作為消費者進入預設的“課堂超市”進行采購,同時提醒學生老師口袋里一共裝有89元錢,想買文具、零食、玩具,讓學生們幫忙應該如何花費這89元錢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在講述完要求之后,學生們踴躍參與,眼睛盯著價目表,口里、手里不停地說著、寫著、計算著,各自給出自己的花費方案。通過這種方式,鞏固了學生對人民幣“元”的認識,還復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新內容之前自己進行自主預習,了解新知識的重點、難點以及與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然后根據自己預習的內容,嘗試做課本中出現的課堂練習,查看學生的預習效果,或者根據自己預習的內容總結自己的收獲,歸納自己感到困惑的知識。教師要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同時對于學生的預習過程、預習結果堅持做到督促、檢查,讓學生通過自主預習具備新知識的儲備,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教學過程。比如在學習《比的認識》時,教師事先讓學生自主預習比的概念、意義,了解比中涉及的各部分名稱,同時讓學生做該部分知識對應的課堂練習題,以此來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使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準備,充分做到心中有數。
學生在自主復習的過程中,可以先復習課本內容,然后再做作業,也可以先做作業,然后再理順課本知識。無論是哪種復習順序,教師都要引導學生必須合理地安排復習時間,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學習的關鍵因素是思考。任何一個學生在學習上取得的成績,都跟他的思考習慣、思考能力有很大關系,數學學科的學習更是如此。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經常教育學生“遇事要三思而后行”,面對數學問題要勤于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同一類題型的練習,學會總結解題思路、解題方法,或者針對同一個題目,通過思考找到不同的解決辦法,實現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學習效果,達到一題多解或多題一解,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
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孩子通過自我評價反思自己自主學習的過程、結果、取得的收獲等,使學生發揚自己的長處,發現自己的短處和有待努力的地方,既鞏固所學知識,又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比如在學習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之后,給出評價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第一,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第二,異分母分數如何進行加減法的計算?第三,對于本節課的學習,你還有哪些困惑?第四,你能總結一下計算的規律嗎?讓學生通過回答這些問題,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促使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確定自主學習的目標。
在教學中,在學生不了解自己學習情況的前提下,教師要給予恰當的指導意見,比如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引導他們組成自主學習小組,讓他們在組內進行問題的討論、試題的研究,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使他們對數學題目、數學知識產生深刻的印象,共同提高組內成員的學習效率。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引導他們進行獨立思考、獨立自主學習,對于他們遇到的問題,讓他們多思、多問、多想,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數學課堂是一個思維綻放的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孩子們在課堂中自主探究,碰撞思維火花,這是廣大數學教師共同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師從教學活動中真正解放出來,真正解放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使數學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