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紹 陳 暉
(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
公益創業又稱公益創新、社會創新和社會創業等,是指社會組織或個體在履行社會使命的激發下,兼顧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通過商業模式的運行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業活動。近年來,公益創業作為一種新型創業模式在國內外蓬勃發展。尤其是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孟加拉鄉村銀行以及該銀行創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掀起了公益創業的研究潮,如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等國際名校均致力于該領域的研究。
在國內高校公益創業活動中,湖南大學于2006年創建了我國第一個以“公益創業”命名的大學生社團,并于2007年創立中國公益創業研究中心。同時眾多高校設立公益創業基地,如復旦大學的公益創業基地、廣州職業技術學院的社會創業研究所等。在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同年,團中央等組織的“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公益創業賽隆重舉辦,更加激發全國大學生公益創業的熱情。通過開展公益服務活動、產學研混合型模式和社會企業等模式,涌現出許多優秀的公益創業項目,如上海師范大學《“智慧老人”公益服務推廣工作室》、清華大學《“清夢陽光”公益創業項目》、東南大學《“至善西行”公益旅行項目》、溫州醫科大學《溫州市搏時急救護理公益中心》、沈陽建筑大學《“盒未來”鄉村留守兒童可移動新型智能宿舍建設公益創業團隊》等。大學生在公益創業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公益理想和價值。
大學生公益創業是公益服務與創業發展有機的結合,讓傳統“輸血”式的公益模式成功轉型為“造血”式的公益。不僅有利于幫助社會人群、促進公益事業創新發展,而且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創業能力和推動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獨立院校學生一般對知識學習缺乏熱情,有一定的厭學心理,知識儲備較差。很多獨立學院的大學生,社會經驗較弱,缺乏管理、財務、市場拓展等專業素質能力,往往是靠著一腔熱血創立公益項目。而這些公益創業項目,由于缺乏前期對市場足夠的調研,又無法對市場復雜形勢進行有效應對,慢慢變得沒有市場前景,團隊內部混亂、矛盾激發,脫離創業原有目標價值,最終走向失敗。
公益創業者首先是一名公益者,然后是一名創業者。公益創業者有較為顯著的奉獻精神,熱于助人,對于個人享受與物質回報的欲求度較低,有鼓勵他人參與與樂于分享的傾向。公益創業需要利他主義、樂于奉獻、善于捕捉社會問題敏感度和能力的公益特質的創業者。目前,獨立學院在校生以“95后”獨生子女為主,受成長環境和家庭教育方式等影響,學生在樂于奉獻和吃苦耐勞方面明顯不足,害怕創業風險,缺乏競爭抗壓能力,這也是獨立學院公益創業者較少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培養獨立院校學生的公益創業意識尤為重要。
獨立學院大學生公益創業離不開政策和法規的支持。國家雖然出臺了《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等有關政策法規,但一般只確定原則方向,可操作性較差。社會各界對大學生公益創業的認知不足,理解不清晰,將其與大學生公益服務混為一談,無法對公益創業所急需資金、技術、平臺給與足夠的支持。大學生公益創業很難得到投資機構的青睞和金融機構的貸款,資金的缺乏,使大學生公益創業處在“小而微”狀態,且舉步維艱。
公益創業導師要加強自身理論學習,進一步提升專業化水平。紹興某獨立學院積極推動相關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到行業企業掛職鍛煉,實施創業導師培育工程。近兩年近20名教師完成省級創業導師培訓。同時積極吸引校外師資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已聘請20多名政府官員、企業家、風投負責人兼職創業導師,為大學生創業團隊配備導師并給予指導和咨詢服務。公益創業成功推廣的基礎是公益創業教育的開展與普及。該獨立學院根據不同年級學生需求,分別開設初、中、高三個層次創業班。初級班學員通過培養后能夠準確認識創業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求,激發學生創業意識。中級班學員通過培養能進一步明晰創業方向和目標,能夠了解主流創新創業模式的特點和不同,提升學生創業實際運用能力。高級班學員通過培養能客觀認識初創業企業的困難,提升創業風險意識,掌握初創企業管理的基本規律和技巧,提升學生創業綜合實踐能力。同時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創業基礎、創業指導等方面的網絡在線公選課,開展行業一線人才進課堂活動,培育大學生公益創業能力。在此基礎上,著力培養公益創業者的公益奉獻精神,如《大學生志愿精神養成教育》、《大學生環保及健康意識的培養與提升》、《應急救護技能訓練營》等課外學分修習項目的開設,使學生在“道德提升”方面明顯進步。
該獨立學院積極推進大學生創業園建設,設立60余間總建筑面積2800余平方米的創業實踐用房,免費提供給大學生進行創業項目孵化。學院成立了大學生成才與創新實踐基金,給予創新創業項目資金幫扶,同時不斷爭取社會各界給與創業項目提供信息服務、項目規劃管理、市場營銷、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學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等國家、省、市級創新創業競賽,并選拔一些優秀的創業項目入駐創業園進行孵化。其中公益創業項目“青年社交公益平臺——在紹興”是90后大學生紅娘團隊創立的,耕耘于垂直細分市場的同城婚戀品牌,該項目于2014年獲得50萬元投資并正式注冊成立拉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獨立學院大學生公益創業積極響應國家“雙創”的號召,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民生意義。獨立學院通過構建大學生公益創業平臺,統籌協調多方資源,從教育培訓、經費資助、技術支持等多方面給予公益創業者幫助,推動大學生公益創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