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西安工業(yè)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299)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綜合體現著各民族歷史文化,英國文學史中存在著一種獨特的恐怖藝術,在描寫手法上對怪誕、神秘、離奇內容的有著細致入微的敘述,并依托鬼怪形象揭示人性的丑陋與邪惡,講述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如何正確看待英國文學中的鬼怪形象是英國文學研究關注的焦點。因此,探索英國文學中的鬼怪形象具有重要的意義。鑒于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所學知識,對英國文學中的鬼怪形象談了些粗淺的看法。
鬼怪形象是英國文學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國文學中鬼怪的出現,體現出獨有的文化意蘊,具體來說,表現在反映人類社會現象、追求神秘的好奇心、闡述宗教文化信仰三個方面,其具體內容如下:
反映人類社會現象是英國文學中鬼怪的文化意蘊之一。在英國文學作品中,鬼怪是人們對恐懼的感覺的形象化表達,作者發(fā)揮合理想象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鬼怪的視角解讀人類社會現象,在鬼怪故事的構建中,融入社會思想文化,特立獨行地用貼近生活的創(chuàng)作方式,打造離奇的鬼怪故事,既能滿足人們尋求新鮮刺激感官的體驗,又是勾起人們的遐想,是一種高超的寫作形式。
探索神秘力量的美是英國文學中鬼怪的又一文化意蘊。對鬼怪的幻想也好,恐懼也罷,來源于未知,這是一種獨特的審美取向。人類對神秘事物充滿著好奇心,對未解之謎的探索從未停止,英國文學作品把探索神秘力量的美,用鬼怪作為載體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用一種另類的表達方式,開創(chuàng)文學作品的新領域。
英國文學中鬼怪的文化意蘊還體現在闡述宗教文化信仰方面。長期以來,在歷史的長河中,文學與宗教的聯(lián)系密不可分,鬼魂崇拜是原始宗教信仰極為普遍的信仰,由于鬼怪具有類似于人的思想、情感、生活等,將鬼怪形象寫入英國文學作品中,從另一個角度闡述宗教文化信仰,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對人們的思維和信仰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有利于宣傳宗教文化信仰。
鬼怪的想象和臆造是世界性的文化現象,縱觀英國文學作品中的鬼怪形象,有的是妖魔化,有的是宗教的化身,有的是某個人物的還原,鬼怪形象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其具體內容如下:
威脅著純正血統(tǒng)的妖魔是英國文學中常見的鬼怪形象。鬼怪的出現有悖于常理,無法解釋,往往意味著災難的到來,從種族上來區(qū)分鬼怪,鬼怪形象正好是英國純正血統(tǒng)的反面,利用這一特點將鬼怪妖魔化,體現了英國人的血統(tǒng)意識。英國文學作品《德拉庫拉》被譽為現代吸血鬼小說的鼻祖,三個英國人對德拉庫拉的追擊也表明英國三個不同階級團結一致抵御外敵的決心,充分體現了英國人對純正血統(tǒng)的維護。
猶太教與猶太人的化身也是英國文學中的鬼怪形象。大英帝國與猶太人的恩怨,以鬼怪的形象出現在文學作品里,從宗教信仰方面看,英國人受本土基督教的影響較深,猶太教與基督教中的魔鬼來源于猶太人的圣經,英國偉大宗教詩人約翰·彌爾頓的長詩《失樂園》,取材自《圣經·舊約·創(chuàng)世紀》,把宗教與鬼怪結合起來創(chuàng)作,使鬼怪惡魔化和怪異化,以史詩一般的磅礴氣勢揭示了人的原罪與墮落。
鬼怪常常被哥特小說用來揭示人性的丑陋與邪惡,英國文學中鬼怪形象,還有“惡棍英雄”暴君形象的特點,尤以英國哥特小說最為典型。英國哥特小說獨創(chuàng)了“惡棍英雄”這一形象,鬼怪與人處于對立狀態(tài),界限分明,既引誘別人又自遭苦難,既迷人又邪惡”,具有兩面性。
總之,英國文學中的鬼怪形象研究是一項綜合的系統(tǒng)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從鬼怪形象的分類上看,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即威脅著純正血統(tǒng)的妖魔、猶太教與猶太人的化身、“惡棍英雄”暴君形象,在了解英國文學的過程中,我們應客觀看待鬼怪形式,力求深入挖掘鬼怪形象背后的文學價值和藝術水平,豐富英國文學中的鬼怪形象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