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娜娜 蔡金杰
(河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關乎自身的成長進步,關乎現代化事業的順利建設,成為新時代的主要研究課題。在新時代背景下,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大學生理想信念既面臨著機遇,又面臨巨大挑戰。
當前,國內外形勢正發生著深刻而復雜的變化,我國仍處于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十分嚴峻。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新時代,大學生普遍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充滿信心,為實現中國夢不懈奮斗。同時,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理想信念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深入剖析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存在的主要問題,深入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大學既是理想者的樂園,同樣也是功利者的樂土。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發展高等教育,提高高校招生率,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建設雙一流高校。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居高不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加之市場經濟條件下激烈的社會競爭,造成大學生在擇業時并沒有立足于自身的內在需要,而是立足于自身的外在需求即社會因素,注重在物質活動中尋求人生價值、實現個人理想信念。
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多數大學生以職業選擇為導向進行學習,不能自覺地將個人理想信念和人民幸福、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有機地聯系起來,造成個人理想信念逐漸功利化,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在競爭激烈的新時代,部分大學生只強調物質利益,而忽視精神力量,只重視眼前利益,而輕視長遠利益,這是對自我人生的不負責和對社會發展的無責任感,只能導致其理想信念的功利性愈演愈烈。青年一代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和中國夢的偉大實現貢獻力量,就必須努力踐行新一代青年的社會責任,做到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
網絡全球化夾雜的不良信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滲透、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蝕等因素,影響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發展,造成少數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艱苦奮斗精神淡化等問題。
少數大學生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對一些重大政治理論問題、社會熱點問題的認識存在盲點和誤區,對社會主義社會的政治立場不夠堅定,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的實現不抱希望,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及缺乏共識。部分大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和政治敏感問題停留在感性層面,未能運用理性思維,探究事物的本質,揭示事物的發展規律,同時,在價值判斷、價值標準、價值選擇和價值實踐上思想覺悟不足,造成理想信念淡化,并逐漸模糊化。
效率原則和競爭原則既能強化大學生理想信念,又使大學生理想信念過于現實化。當代大學生為了在就業中增強自身的競爭優勢,熱衷于報考各種證書,只注重證書的量化,從而忽視證書的質化,忘卻新一代青年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承擔的責任,未能自覺地將個人理想信念與社會主義遠大理想緊密聯系起來。
大學生理想信念過于現實化,會造成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不強,集體主義精神淡漠,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淡化,盲目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忽視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相互作用。人與人之間重視功利性交往而輕視道義性交往,選擇就業方向上重視職業待遇而忽視職業的社會價值。大學生理想信念過于現實化,會阻礙中國夢的偉大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建設。
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成效顯著,多數大學生普遍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滿信心。同時,新時代背景下,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具體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并對癥下藥。
國內不良因素沖擊大學生理想信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推動生產力迅速發展的同時,造成物質利益最大化負面效應,使大學生產生物質利益第一、金錢至上等錯誤思想,在理想信念上只關注個體發展,過多地注重個人利益,忽視集體利益、社會利益和國家利益,不注重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之間的協調發展。落后腐朽文化侵蝕大學生理想信念,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學習和就業壓力大,自我調控能力不強,易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宗教勢力的侵蝕。
國外不良因素沖擊大學生理想信念。由于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還存在并將長期存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會利用科學技術、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在我國傳播資產階級政治意識、思想觀念和價值追求,從未停止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圖謀,企圖通過和平演變改變我國社會主義發展方向,顛覆社會主義制度,動搖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削弱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社會意識形態領域的主流地位。面對繁雜的信息,大學生缺乏正確的政治立場和堅定的理想信念,易受西方文化侵蝕,社會主義理想信念被削弱。
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影響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少數大學生對待理想信念教育的態度不端正,沒有真正認識到理想信念教育在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具有的塑造和完善作用,沒有認識到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忽視理想信念教育對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作用。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學生理想信念完善、政治信仰加強、政治方向堅定中發揮的作用不可替代。
但是,在現實生活和學習中,網絡信息的復雜性、腐朽傳統文化的侵蝕、市場經濟的惡性競爭、不良外來文化的沖擊等因素,造成大學生對社會政治生活冷漠,不關心國家大事,不了解基本的政治知識,對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淡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喪失信心,失去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熱情,學習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動性較差。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途徑,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針對性不強,造成大學生理想信念與社會理想信念脫節。部分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過多地注重理想信念的理論教育,忽視理想信念的實踐教育,造成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與大學生思想實際、社會生活實際聯系不夠緊密。
高校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內容涉及大學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部分高校理想信念主要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和共產主義教育,主要涉及哲學和社會科學理論知識,導致理想信念教育過于理論化。大學生理想信念不僅表現為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未來奮斗目標的追求、價值觀念的提升,還表現為大學生成長發展、情感情緒等實際生活問題。部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缺乏對大學生思想疑惑、在社會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引導,在實際理想信念教育教學中,存在缺乏針對性的問題。
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如何在有利形勢下,有效利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提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的發展,促進個體全面進步,推動社會全面發展,就成為新時代面臨的主要問題。
社會教育是強化大學生理想信念的關鍵途徑。社會教育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起塑造作用,健康的社會教育環境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堅定的理想信念;消極的社會環境教育沖擊大學生已有的思想品質,削弱理想信念的堅定性。在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仍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社會化的主要途徑。
新時代背景下,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理想信念教育,要在理論知識上與時俱進,引導新一代青年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汲取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增添新時代優秀文化內容;創造性運用網絡載體,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常態化;為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在實踐中引導大學生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仍離不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進行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發揮主陣地作用。高校思想政治課主要通過深入推進理論武裝,引導大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的滲透。
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主陣地作用,就要堅持與時俱進,豐富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教學內容,重視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塑造作用和核心地位,培養學生逐步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不斷改進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途徑,幫助學生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著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引導大學生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共產主義的決心、對中國共產黨的信心。
理想信念理論教育和大學生現實生活、學習相脫離,是理想信念教育針對性差的主要原因。要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對性,就需要全面真實地了解和掌握大學生的現實生活狀況、學習情況、思想狀態和行為表現。這就需要運用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即調查研究。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應該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指導理想信念教育的調查研究工作,為調查研究得出的理論成果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這就要求應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作為理論基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分析問題。應該全面深入實際進行調查,掌握全面豐富和真實詳細的材料,全方位掌握大學生的現實情況,為研究大學生理想信念奠定基礎。應該全面分析所掌握的材料,找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普遍規律,揭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本質,深化調查結果。
總之,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要牢牢把握時代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新要求,解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不足,為增強大學生理想信念創造和諧的氛圍,為中國夢的偉大實現培養優秀的新時代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