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
(湖北文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湖北 襄陽 441053)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要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大力支持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全黨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大合力”。這表明高校需要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格局。在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目前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因此,研究分析協同創新理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建立協同創新機制,能有效地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我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一)學校正不斷優化協同創新的育人理念。多部門協同育人的格局正逐步形成;全方位育人深度進一步加強。合作創新的新機制在建設過程中。但受學校管理諸方面因素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在協調教育中的運行機制尚未完全建立。科學評價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教育平臺缺乏協同創新。平臺是發展的核心要素。目前,學校信息化建設相對同類院校滯后,教學網絡平臺尚不完善。這使得在同一個平臺上共享課程資源存在局限。由于缺乏教師、技術和設備,網絡信息平臺建設速度滯后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要求。
(一)全校范圍內思想政治教育協同創新的理念進一步確立,協調育人機制進一步完善,堅持政治引領,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遵行規律,堅持改革創新。1、當前重點構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調育人體系,進一步明確教師課程育人的主體責任,全校范圍內改革,建立課程教學“雙大綱”制度。2、重點構建教學工作與學生工作協同育人體系,建立科任教師導學制度和學工輔導員助教制度,建立學生工作量制度,與教師績效獎勵掛鉤。3、重點構建理論與實踐協同育人體系,開展教學改革,加大開展實踐育人活動的力度。4、重點實施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實施系列學者講座計劃,學生科研實踐計劃,形成教學與科研聯結范式。5、重點實現校企合作協同育人行動計劃,寒暑假開展教師“三進”活動,深入社會一線,專業建設發展對接產業企業需求,深度開展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服務地方經濟建設。6、重點實施精神文化與環境文化協同育人行動計劃,全校之力加強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助力襄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一步培育凝練湖北文理學院大學精神。
(二)積極組建各類思想政治教育協同創新的團隊。團隊建設是各類活動順利實施的先決條件。要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等大協作、大協同、大融合的局面。1、教師。思政理論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師運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為了提高教育質量和效果,提高學生的課堂抬頭率,出勤率,參與率,這就要求專職教師要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共享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水平,創新教育方法,加強協同育人。2、管理干部。管理干部是高校育人工作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管理干部包括黨政干部、共青團干部等。各級管理干部為教師和學生提供管理和服務,同時擔負這育人的功能,在學校育人工作中發揮積極重要的作用。3、輔導員。在學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力量,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對輔導員的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明確提出了輔導員要結合工作實際,結合所帶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實際,加強輔導員自身建設,積極適應新時期的新要求,提高教育管理服務的綜合能力。近年來,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學工處科學組織下,在職稱評審要求的指揮棒下,輔導員主動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創新研究,加強網絡平臺建設,在學校辦公室協調下,各類網絡微信平臺在逐步建設起來,班主任和輔導員的線上即時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學校不斷投入建設,逐步改善了輔導員工作坊基礎條件,不斷提高隊伍的協同創新能力,加大人才隊伍梯隊的建設,目前通過公開招聘,一大批思想素質過硬,德才兼備的優秀研究生將會加入到輔導員的隊伍中來,學校重視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加強組織和管理發揮了輔導員隊伍在湖北文理學院協同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力軍。
總之,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校上下認真落實湖北文理學院黨委“協同育人337工程”實施方案,湖北文理學院全校師生充分認識協同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匯聚育人合力,注重育人實效,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湖北文理學院必將培養出一大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層次應用型臥龍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