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英
(池州市城關小學,安徽 池州 247000)
進入新世紀,人們的社會生活進入“微”時代,微博、微新聞、微電影等“微”概念層出不窮,而教育領域的“微課”以其短小精悍的特征順應了人們快速獲取知識的需求。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微課教學也是眼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討論的熱點話題。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改變傳統教學“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 的單向“注入式”教學法[1],將“微課”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借以營造逼真生動的教學情境與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對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有著積極意義。
盡管近些年在線學習、網絡教學等新的教學形式頻出,教學理念不斷更新,但現行課堂教學主要特征沒有變化:教師主動地講授和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主導教學過程,慣性地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
現行課堂教學表現為“老師主動地照本宣科地講解和學生被動地容器式的接收”[2]。課堂教學過程模式單調,方法單一,不能很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受教學目標、計劃的影響,教師在規定的時間內需完成規定的目標任務,教學過程往往變成學生配合教師完成教案的過程,學生淪為觀眾、聽眾。另外,教師在課堂強調學習的組織紀律,過于重視教學結果的評價,從而忽略了學生對于知識內在、自主的追求。
傳統教育中教師習慣性被放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居高臨下,學生處于壓力包圍、被迫學習的環境中,地位嚴重的不平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教師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體驗過程,而更多地關注對結論的記憶;教師的課堂互動變成了優等生展示自我的舞臺、學困生的煉獄。同時,由于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的壓縮甚至剝奪,學生逐漸喪失質疑和創新精神,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喪失,形成了嚴重的模仿性和依賴性。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與生活脫軌,教學方式脫離實際,與生活關聯較少。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如何教、怎么教”的問題,教學變成單向的培養活動,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溝通,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應付、被迫學習的狀態。課堂氛圍枯燥封閉,教授的知識太過理性、單調,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應有的培養與鍛煉。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大多數情況只是將教科書上的或寫在黑板上的內容移到了電腦屏幕上,這種不顧教學內容、濫用多媒體的教學反而弄巧成拙,達不到預期效果。同時,教學活動都忠于教科書,教師更加關注“教教科書、考教科書”,忽略了“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形成”。
無論從微課的特點、優勢,還是小學生的學習特征上分析,微課教學理應成為小學語文重要的教學手段,但現實往往與預期大相徑庭。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微課教學優勢已經被教師們廣泛了解,但是現實中由于種種原因,微課應用不夠理想,存在諸多問題,如微課資源過少,統教學方式的根深蒂固等,這些原因或多或少影響著微課的推廣應用。
首先,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頻率不高。雖有一些年輕教師積極應用,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但絕大多數教師仍然采用駕輕就熟的傳統教學模式。其中原因不外乎以下四點:第一,與課程配套的微課資源匱乏,材料收集難度較大,自身設計制作微課存在較大技術困難,導致微課應用的興致降低。第二,微課使用方式存在問題,微課的積極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發揮,影響了教師微課使用的積極性。小學語文課堂,微課常被教師用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削弱了教學效果;教師的信息技術技能存在欠缺,對PPT、視頻等內容使用不夠熟練,不能將微課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教師在使用微課過程中,沒有突出重點與難點,課堂教學看起來比較凌亂,造成學生理解困難,降低了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第三,微課本身的質量問題。由于技術水平差異,微課的制作水平也參差不齊,單調的畫面,機械的動畫,呆板的文字,不能體現出微課的教學優勢。第四,教師應試教育以及傳統教學方式根深蒂固,導致微課教學方式難以普及。
其次,微課教學缺乏系統化的管理評價體系。目前,尚無系統的管理評價體系去管控微課的良性發展,評價體系也不是非常的完善[3]。第一,微課缺乏權威的質量標準體系,在設計中無質量參考依據,導致微課生產質量參差不齊;第二,管理評價體系的不完善甚至缺失,導致微課教學效果無法得到保障。學生通過微課學習,沒有辦法及時檢測學習效果,難以得到及時反饋,嚴重影響了微課教學的發展。另外,在學生課前或課后使用微課自學過程中,希望與教師進行網絡交流溝通的時候,無法確保教師同時在線,學生的疑問得不到及時解答,挫傷學生微課自學的積極性,影響了微課的教學效果。
首先,加強對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訓。第一,教師是微課資源的研發者,他們更能得心應手地梳理相關知識,完善知識體系,只有掌握了微課的制作技能,才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為同行提供可供參考借鑒的標本;第二,教師是教學的設計者,想要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引導小學生用正確的方法來學習語文,通過微課學到更多的知識,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成績。故此,對教師開展信息技術技能培訓是一種有效的解決途徑。學??梢蚤_設專門信息技術培訓課程,讓教師進行集體的學習與交流。[4]同時,在教師進行微課設計的過程中,需不斷的提煉濃縮知識,明晰細化教學重難點,有利于教師對知識點的準確性和深度的再認識;另外,教師創作微課,不僅掌握了現代教學媒體的使用,而且還能針對不同學習需求,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設計,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了教學研究水平。
其次,建立優秀微課教學資源共享平臺。教師是微課教學資源的設計者,也是微課教學資源的使用者,建立功能強大,檢索快捷的微課資源共享平臺,一方面,教師的微課上傳平臺后,可以聽到更多教師的意見建議,學習到他人的經驗和方法,博采眾長,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探索新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自己對知識講解和運用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教師的教學負擔沉重,不是任何教師都有能力和精力參與到微課的設計制作中,這樣,一個共享的微課資源平臺就顯得尤為重要。
再次,合理的課堂教學設計。語文學習,“需要對語言進行品味咀嚼,對情感進行體驗,一味用直觀形象來代替文本閱讀,必然會弱化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閱讀思考能力與創造想象能力?!盵5]所以,在選擇微課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具體教學目標要求,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另外,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非常短,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教師利用微課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應當觀察小學生的學習狀態,根據他們心理、生理狀況,選擇合適時間長度的微課,有助于小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微課講授的語文知識。
微課作為一種嶄新的教學技術,能夠提高教學有效性。在教學中,教師要摒棄傳統教學模式,引入微課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語文課堂。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微課通過生動的形象、具體的語文知識,營造愉悅、輕松的課堂氛圍,喚醒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不斷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