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峰
(富裕縣廣播電視新聞中心,黑龍江 富裕 161200)
音像檔案資料,是電視機構借助現代化的影音技術把圖像、聲音等記錄在特殊載體上形成的有價值信息。一直以來,有很多廣電機構特別是基層部門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充分重視音像檔案資料的管理工作,從而在隨意管理中導致很多珍貴的音像檔案資料陷入了瀕危困境。由此可見,深入研究電視音像檔案資料管理模式的轉變策略,具有顯著現實意義。
本文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當前我國很多電視臺的音像檔案資料在日常管理方面陷入了困境,不利于管理效果的提高,阻礙了檔案資料應用價值的充分發揮。現把主要困境問題總結如下:①數量龐大。所有電視臺都有音像檔案,因此導致所形成的音像檔案資料數量過于龐大,并且檔案資料時時刻刻都在形成,會導致數量的無限制快速增加。如果未及時健全電視音像檔案資料的日常管理模式,就會導致一些珍貴的音像檔案資料難以很好保存下來。②技術落后。以往的音像檔案都是在錄像帶上存儲的,而這些介質極易受到光、熱等因素影響,假如保存不當的話,很可能被破壞,即便得以保存也不能存放太久,最多為20年。另一方面,很多播放磁帶的設備正漸漸消逝,因此很多音像檔案資料正處于消亡邊緣。尤其對中小電視臺來講,因為技術落后、資金不足,導致很多價值很高的音像檔案資料無法進行開發、管理及存儲。
以往的電視音像檔案資料通常以頻道或臺為單位實施靜態的分散管理,導致音像檔案資料始終難以實現資源共享管理目標,在各個頻道或臺之間無法進行高質量的相互交流與學習,并且不利于音像檔案資料的快速傳播。另一方面,傳統的管理成本及使用成本過高,制約了電視部門的快速發展。在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背景下,電視音像檔案資料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日益凸顯。在這一情況下,要想充分發揮電視音像檔案資料的作用,就需要管理及應用好相關資料,由以往的靜態管理與時俱進地轉變成動態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推動電視音像檔案資料變成各個頻道或臺的信息資源,推動頻道與臺之間的頻繁合作與交流,盡可能降低管理各種電視音像檔案資料的成本,從而提高這些檔案資料的生產性與效益性,最終給廣電系統經濟效益的大幅提升提供新的增長點。這就需要我們快速地從以往的靜態管理變成先進的動態管理模式,為電視音像檔案資料價值的最大化發揮提供保障。
電視音像檔案資料以往過于分散的管理模式,在新的時代中已經顯得格格不入,無法滿足新時期的發展需求了。所以,應及時對其加以轉變,借助能迎合時代發展需求的集約化的高效管理模式,彌補傳統分散管理模式的不足之處。這就需要各個電視媒體,全面而透徹地分析電視音像檔案資料在管理過程中具有的一般客觀規律,然后嚴格遵循收集——整理——編目——查詢等步驟,規范管理電視音像檔案資料,以確保電視音像檔案資料可以實現高效合理地使用、有效科學地管理及精準完整地收集等目標。另一方面,電視音像檔案資料管理人員應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科學完善電視音像檔案資料傳統的管理方式。比如,可采用檔案管理統一的技術平臺,制定統一性的管理標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優化配置各種音像檔案資料。同時,電視檔案資料管理人員還應構建完善的長效管理機制,讓電視音像檔案管理工作朝著科學化、規范化方向快速發展。比如,設置音像檔案管理專門崗位;組建音像檔案管理專門部門;對管理工作者進行有計劃性的培訓教育,借助考評、交流及參觀等方式,優化管理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及整體素質。
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電視音像檔案資料在管理中走信息化建設之路是必然趨勢。具體來講,電視音像檔案資料在管理方面的信息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①管理全程化。②傳輸網絡化。③存儲數字化。和以往的磁帶及錄像帶做對比,例如硬盤、光盤等數字媒介,都具有檢索方便、安全性高、存儲量大等特點,有利于電視媒體對各種音像檔案資料信息的便捷檢索及有效利用,有利于各個頻道與臺之間的順暢交流及高效溝通,可推動電視媒體日常工作效率的提高,是順應新形勢下電視媒體信息化發展趨勢的主要體現。另一方面,電視音像檔案資料管理的信息化轉變,不僅可高質量存儲大量的音像信息,而且還可為電視機構的生產與經營提供十分珍貴的音像資料。因此,在電視音像檔案資料的信息化管理中,管理人員應恰當選擇管理系統,確保所選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和節目制作網絡、全臺網絡都能高度匹配。
總之,音像檔案資料是電視臺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重要信息,具有重大的參考及應用價值。因此,電視音像檔案資料管理人員應全面了解傳統管理中的困境問題,在此基礎上及時轉變管理模式,盡可能用全新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質量,以便在推動電視行業快速發展中發揮更大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