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瀟燁
(浙江農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浙江 杭州 311300)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明確黨的建設總基調即“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基礎上,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總要求,這充分體現了“政治報告”的特點,也成為全篇的“綱”和“魂”。對于基層黨建,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黨的根基在基層,一定要抓好基層黨建。”基層黨組織是整個黨組織的“神經末梢”、“毛細血管”,其功能發揮直接關系到黨的執政基礎,深刻影響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黨支部是黨的最基層的一級組織,在黨的生活中,黨支部永遠是中心,因此,構建基層黨支部堡壘指數,是充分發揮黨支部主體作用的有效途徑。
發揮黨對高等教育的堅強領導作用,必須“打通最后一公里”,切實加強大學的基層黨組織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各級黨組織要從推進偉大事業、建設偉大工程、進行新的偉大斗爭的高度,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此外,習近平同志對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可見,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包括對教師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雙重建設。
高校黨支部建設是基層黨建工作的基礎,是提高高校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的重要舉措。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結合國家推行“雙一流”建設的當下,將黨建工作與學校發展相結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引領高校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從而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作出貢獻。
1.學生黨員發展制度有待繼續完善。現時學生黨員發展在名額縮減、“兩學一做”教育如火如荼開展的當下質量有明顯提升,但仍存在黨的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培養聯系人有效指導不足、群眾座談和支部意見流于形式等問題,相關制度仍需完善,發展質量還有提升空間。
2.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約束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黨支部發揮堡壘作用的前提是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要得到彰顯,而現實情況是黨支部對學生黨員的有效指導欠缺,高校支部書記一般由輔導員兼任,忙于團學、心理、助困等思政事務,而聯系學生黨員的黨員教師(黨建導師)一般忙于教學科研,因此學生發展成為黨員之后存在教育上的缺失。同時日常監管約束考評也因缺乏保障機制而流于形式。
3.學生支部建構存在問題有待妥善解決。一般學生支部支委構成由老師任支部書記,學生任副書記等職務,由于學生老師的身份差異,會出現黨員教育管理監督約束過程中出現老師“一語定乾坤”行政化等問題;還存在基層機構設置不全,經費不到位,學生黨員畢業、輔導員調動等人員變動頻繁等問題。
1.教工黨員發展缺乏成熟的制度保障。要增強教工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就要適時調整支部黨員結構,吸引高層次人加入黨支部,發揮其榜樣示范作用;同時,加強黨管人才意識的落地,為高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提供有力保障,助推高校向“雙一流”邁進。而現實情況是教工支部對于發展教工黨員、教工對于加入黨支部中來都缺乏相關激勵、評價等機制,導致教工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的發展寥寥無幾。
2.教工黨員教育管理約束機制存在缺陷。教工支部普遍存在“有事了就開會”,而事情一般和科研教學相關,使得支部會議成了變相的“學術會議”、“任務布置會”;由于教工一般承擔教學任務,有的還有訪學、調研等任務,發生時間沖突時選擇在“無利可圖”的黨組織活動上來請假。
3.教工支部“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質量欠佳。支委會、黨小組開會“不拘形式”,內容也與行政教學等工作混為一談;支部大會中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發展為表揚與相互吹捧;支部書記講黨課是書記“暢所欲言”,底下“昏昏欲睡”。到年底評優評先時,教工黨員也習慣于領導“拍板”。學習效果、民主集中制作用發揮大打折扣。
出現上述問題存在主客觀等諸多原因,經筆者研究分析,基層黨支部出現各種問題的成因的重要一環是制度建設。楊根橋研究員指出:“一是一些黨建工作制度機制不完善;二是一些監管機制不配套;三是一些黨建工作相關制度機制落實不到位。”[1]胡洪彬教授提出:“基層黨組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績效評價機制的建構”[2];學者鄒亞菲在高校青年專任教師融入基層黨組織的建議中提出:“研制基于過程展開能力進階的指標體系。”[3]筆者表示贊同,組織理論之父韋伯認為,如果要保持組織行動的持久,“理性的紀律”是必不可少的——在現代社會,自由、人權話語底部實際上就是紀律。“理性的紀律”包括健全的獎勵和懲罰制度:賞罰分明是組織成員心理平衡感和公平感的重要來源;只有賞罰分明,組織成員才會尊重紀律。[4]而在制度設計中,堡壘指數可謂衡量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標桿,但恰恰因為現時的堡壘指數對于上述問題的約束考量存在失之于寬的問題,使其價值和作用受限。筆者試圖在前人制定的堡壘指數的基礎上對此管理體系進行梳理優化,以期發揮堡壘指數的緣來作用。
1.高校基層黨建,是貫徹落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命題。近年來,中央先后出臺《關于堅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對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作出部署。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強調要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基層黨組織,加強教師黨支部、學生黨支部特別是研究生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
2.基層黨支部考核體系構建,是適應國情、省情、黨情新變化的必然要求。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相互交融、激蕩,中國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我國高等學校作為傳播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主戰場,承擔著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職責,自然成為國外各種敵對勢力滲透的首選地和突破口。當前國內一些高校仍然存在黨建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治理體系不完善、思想引領能力不夠強、基層組織建設薄弱、監管體系不健全等突出矛盾和問題。
1.高起點。評價目標要高起點、高標準,要設置具體工作目標和標準,對基層黨組織的表現進行分類量化計分。
2.常態化。要落實“五好五帶頭”具體指標和要求,對基層黨組織常態化進行分類考核考評。
3.長效化。要定期公布基層黨組織“堡壘指數”,及時點評通報,培養一批示范型的先進黨組織。
構建以下基層黨組織堡壘指數管理體系,并非一定要評出不合格的黨支部,而是要將不合格的篩選出來進行幫扶整改:
1.學生黨支部設定黨組織帶頭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意識形態建設、群團建設、服務業績等六個方面(共計100分),教工黨支部設定黨組織帶頭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廉政建設、意識形態建設、群團建設、工作業績等七個方面(共計100分)作為“堡壘指數”衡量的核心指標,并設置基準分、正向加分和反向扣分等指數,其中基準分設置80-85的區間內,使其能進行客觀評價,有效避免絕大多數人都得90分以上,同時激勵黨支部積極爭取正向加分。
2.黨組織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直接定為“不合格”,即“一票否決”:近一年來黨組織書記和支委會成員有重大違法違紀行為的;所在學科支部有嚴重群訪事件的;黨員群眾和服務對象測評滿意度“良好”低于50%的。
3.基層黨組織堡壘指數與黨員的先鋒指數配套實施,以此激發各黨支部的黨員積極性,促使二者形成良性循環。將堡壘指數的部分指標細化到黨員的先鋒指數中去,促使二者相匹配,同頻共振。
1.基層黨組織“堡壘指數”考評,由學院黨委(總支)牽頭,采用黨支部自評、黨員群眾滿意度測評、學院黨總支評定的程序進行。其中黨支部自評占比30%、黨員群眾滿意度測評占比30%,黨總支評定占比40%。
2.“堡壘指數”在90分以上的為優秀,80—89分為良好,70—79分為合格,不足70分為不合格。其中群眾滿意度測評中優秀為95分,良好為85分,合格為75分,不合格為60分。
3.“堡壘指數”在90分以上的可作為推薦參評學校先進黨支部的重要依據之一。
4.“堡壘指數”不足70分的,對所在黨組織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限期整改;如再次評定沒有進位的,上級黨組織將派專人進行對接幫扶,共同整改。在此特別要強化的是問責機制。有學者提出“媒體—曝光,民意—沸騰,問責就來勁。”[5]強化黨內問責,以此倒逼主體和監督責任的落實,為基層黨組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提供重要保障。
高校對于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先進思想研究輸送工作、青年人才培養工作有其特殊意義,而現時高校目光都集聚在建設“雙一流”大學上,其主要有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傳承創新優秀文化等任務,在此形勢下,從嚴治黨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從嚴治黨既能把握高校改革和發展的正確方向,也能解決基層黨組織建設弱化等問題;另一方面,從嚴治黨能為黨管人才、完成好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供保障。所以,我們要在高校深入推進從嚴治黨,通過堡壘指數等制度建設保證高校基層黨組織運行的規范性、穩定性和科學性,同時也讓基層黨組織建設與上級黨組織無縫對接,進一步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價值和作用。
以浙江農林大學部分基層黨支部試行后,發現得分與以往考評有明顯差異,例如,在教工黨支部的工作業績中的“支部黨員人均教學科研產出高出學科教師人均產出”出現倒扣分情況;黨員教師深入學生寢室,幫助指導學生學科競賽特別是社會實踐等有了明顯提升;教工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聯席會議制度落實之后,學生與教工支部的交流逐漸常態化,學工與教學兩條線的合作更為緊密,試行的二級學院成績較以往有較大提升。
參考文獻:
[1]楊根喬.當前強化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問題調查與思考[J].江淮論壇,2017(2).
[2]胡洪彬.基層黨組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績效評價機制的建構[J].理論探討,2017(5).
[3]鄒亞菲,嚴煒.高校青年專任教師融入基層黨組織狀況調查——以武漢某高校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
[4]成然.紀律與現代性——從韋伯和迪爾凱姆的觀點看[J].浙江學刊,2005(4).
[5]王希鵬.用問責把責任壓下去[J].中國紀檢監察報,201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