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月 孟昭豐
(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 沈陽 110847)
曾于九十年代初期,團中央提出開展青年志愿者行動的指示,希望廣大青年學生積極響應號召,結合高校情況以及學生個人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活動,以此多途徑多渠道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至此中醫院校結合自身院校特色,立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多年的青年志愿活動,已經發展成為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的有效途徑和重要載體。
1.走進社區[1],服務百姓
中醫院校以二級學院學生會為隊伍,以校園附近的社區為對象建立常年長期的服務機制。如定期到社區宣傳普及醫療保健知識、最新的醫藥知識、防病治病的醫學知識;為社區百姓提供保健常識、養生健身、飲食健康、身體復原等咨詢服務。
2.走進兒童福利院、敬老院,奉獻愛心
中醫院校以校級學生組織為隊伍,以學校所在市區的兒童福利院、敬老院為對象,每逢感恩節、重陽節、兒童節等節日到建立長期結對幫助的院所照顧孤寡老人、指導兒童學習等。
3.公益服務,從我做起
世界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5.12護士節等節日,中醫院校的學生社團開展專項宣傳教育志愿活動“預防艾滋病”、“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弘揚南丁格爾精神”等。
4.大型志愿活動,完善自我
無論是北京奧運會還是遼寧全運會都有中醫院校青年志愿者參與其中,鍛煉自我的同時,受到各方的好評如潮。
5.每年暑期“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實踐成果顯著
連續數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已在中醫院校形成了一支支成熟的志愿服務隊伍,如深入農村宣傳新農合、到基層做支教聯誼、圍繞主題做社會調研等等[2]。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對于中醫青年志愿者活動也將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那么總體的發展趨勢逐漸朝著社會化、專業化、多樣化方向發展。
社會化體現在中醫院校青年志愿活動不僅局限在校園內,而是逐漸發展具有社會性的服務工程體系;專業化要求青年志愿者在社會實踐過程中要努力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開展活動;多樣化實現了青年志愿服務的多方面鍛煉需求,進而豐富社會實踐的形式。
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涉及到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素質教育、人文素養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方面[3]。那么,為中醫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勢在必行。
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增強中醫青年的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志愿者正確運用自身語言表達能力與服務對象交流溝通,準確了解病情,正確解釋病癥,并提供治療方案,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通過中醫青年參加志愿活動的鍛煉,促進他們客觀地認識社會,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并在與他人的合作中完善自我,進而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
中醫院校通過多渠道宣傳,讓大學生深刻認識到青年志愿活動的意義所在。以此弘揚中華民族助人為樂和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樹立奉獻、友愛、互助的時代新風。
目前志愿活動的主要服務對象為社會弱勢群體,還應涵蓋像絕癥患者、心理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無經濟來源的困難戶、犯罪人員等等。
中醫院校應建立相關的制度,對青年志愿活動給予價值肯定。同時,建立關于志愿招募、培訓、活動開展,階段總結、表彰等青年志愿活動的規范運作機制、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
中醫青年志愿服務的組織必須有一個責任心強、覺悟高、肯吃苦、甘奉獻、有威信、無私心的學生選拔出來作為領袖,進而完善隊伍核心組織建設。
定期安排業務培訓,如召開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研討會、請有經驗的指導老師做講座及進行答疑解惑等形式傳授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相關知識。
全面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是高校教育的核心思想,中醫院校在完善學生素質教育時應充分利用青年志愿活動的有平臺,并加大對青年志愿活動的經費投入,使中醫青年志愿活動與提升綜合素質教育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更好地為學校和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高天瓊,論高校志愿者服務活動[J].襄樊學院學報,2006(11).
[2]程曉峰.淺析素質教育的發展[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9).
[3]邊藏麗.醫學生素質教育現狀分析與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