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昌星
(貴州省六盤水市國土資源局鐘山國土資源分局地質災害防治中心,貴州 六盤水 553000)
在工程建設、地質災害防治、基礎設施等施工中,水文地質勘探意義重大,是工程地質勘察與設計施工中關鍵環節,缺一不可。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項目日益增多,人們在追求效率的情況下,在地質勘探中容易忽視水文地質問題,特別是在一些水文地質條件較復雜的地區,經常存在偷工減料或是考慮不嚴謹,后期出現各類巖土工程危害,從而導致工程質量不可控,出現使用壽命縮短或是豆腐渣工程。下面,我就結合自身工作經驗談談在地質勘探中存在的水文地質問題。
貴州,作為喀斯特地貌分布的主要區域之一,地下多溶洞、地下水豐富,地質結構復雜,地質主要成分為可溶性石灰巖,承受力、穩定性較差。六盤水市鐘山區地處貴州高原烏蒙山區,區內礦產資源豐富,尤其以煤炭最為出名,有“江南煤海”美稱,但同時因長期采煤影響,地質及地理條件復雜,地質環境脆弱,水文地質情況多變等情況,因此,針對鐘山區區域內的地質勘探工作,更要重視水文地質問題的處理。
巖土層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地下水,對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穩定性有著直接影響,并將對建筑產生難以想象的危害。鐘山區境內地貌由山地、丘陵、谷地、盆地、臺地、山原6類構成,地貌與地層巖結構關聯較高,地層主要為石炭系碳酸鹽,巖土層受外界影響大,穩定性差,針對這一情況,在進行工程勘察時,我們要對水文地質情況進行探明,評估地下水對巖土層和建筑物地基的影響,并提出處理意見和風險評估。
在進行水文地質勘探時,我們要分析巖土水理性質,巖土水理性質是指巖土與地下水相互作用時表現出來的特征。水理性質不僅會影響巖土的強度,而且會對建筑物的穩定性產生影響,在勘探、評估時,要全面分析論證。在巖土水理性質分析時,一般是對軟化性、透水性、崩解性、給水性、脹縮性等指標進行分析。軟化性指當巖土體浸水后,力學強度產生了變化;透水性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巖土容許水透過自身的性能;給水性指在重力作用下,飽水巖土能從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的性能;脹縮性指巖土吸水后體積增大,失水后體積減小的特性。下面就介紹幾種地下水對的巖土工程的影響。
在考慮水文地質問題時,要考慮因地下水升降帶來的影響。在地質運動中,地下水位的變動主要是受氣候、季節變化,河流、湖泊、水庫水位變化等因素影響。當地下水位升降超過一定程度時,就有可能造成巖土層結構發生變化,如出現流砂、管涌,腐蝕建筑物。因此在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當中要密切注意并調查掌握地下水位的條件以及升降變化的情況,要收集近幾年地下水變化情況,并制定相應的預案。
在考慮水文地質問題時,我們還要考慮地下水的壓力對巖土層的影響,在自然狀態下,地下水本身的壓力很小,并處于一個動力平衡的狀態,但在我們工程施工中,就對它原有動力平衡進行了改變,平衡被打破,因此壓力就會與周邊環境產生碰撞,造成巖土層結構產生變化,雖然變化比較細小,但當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時,就直接影響建筑物地基的穩定性。
在進行水文地質勘查時,更要考慮建筑物地基情況,不同的地基對水文地質要求不同,我們要根據工程地基情況,具體分析水文地質情況,并要考慮到人類后天活動造成的水文地質變化情況,地下水對地基的腐蝕性,如建筑物的鋼筋混凝土長期在地下水的浸泡下,是否會生產腐蝕;巖土層主要是什么結構,是容易水溶的石灰石,還是不容易水溶的石英石,巖土層受地下水侵蝕,是產生膨脹還是收縮,是軟化還是結塊硬化。
在進行水文地質勘探時,我們應遵循滿足技術要求,又滿足經濟效益的原則,用最低的工程量、時間、成本獲得質量最高的水文地質數據。在水文地質勘探設計前,我們必須充分收集勘探地已有的地質、水文地質和物探資料,在掌握水文地質條件的基礎上,根據施工的目的,設計勘探方案,布置水文地質勘探技術要求和勘探點。勘探中,要考慮點線結合,深淺結合,要以探為主,在滿足查明水文地質情況的要求上盡量做到勘探點一點多用,如用于供水、排水疏干及長期觀測等。最后,當工程進行具體施工時,要根據施工出現的新情況及時對原設計方案進行調整和優化,施工方案不是一層不變的,要隨著工程進度進行調整完善,以滿足工程技術要求。
由于地下水的速度是緩慢的,自我凈化的能力比較差,地下水的污染治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后續治理存在成本高或是無法治理等問題;同時,地下水直接影響我們的安全飲用水,在進行水文地質勘探時,我們要降低污染,盡可能減少對低下水的污染,將地下水污染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水文地質問題是地質勘察中不容忽視的問題,對工程順利進行和工程質量有著致命的影響,因此,在我們地質勘探時,應高度重視水文地質問題,分析好各類水文地質情況,切實做好水文地質工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巖土工程勘察規范[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2.
[2]王紅蓮,趙鐵峰.淺談鉆孔原始地質編錄[J].中國科技信息,2007-2-1.
[3]胡麗梅,邢宏汞.淺談地下水的危害及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勘察[J].科技信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