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保慶
如何及時發現肝臟病變?健康體檢無疑是最重要的手段。一般來說,通過抽血化驗,做肝臟彩超,就可以對肝膽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作出明確診斷。
如果彩超發現肝臟有結節或腫塊病變,不能夠判定是什么病,就需要更有效、更準確的肝臟檢查——核磁共振。
作為肝臟疾病的“偵察兵”,核磁共振有4大特色:
1.核磁共振檢查,軟組織分辨率高,無輻射損傷,可以對肝臟病變作進一步檢查診斷。可以準確診斷是肝囊腫還是肝臟血管瘤,是原發性肝癌還是轉移性肝臟腫瘤,等等。
2.核磁共振是診斷脂肪肝最敏感、最準確的方法,不僅可以判斷有沒有脂肪肝,還可以顯示脂肪肝的范圍,評價脂肪肝的嚴重程度。特別是當脂肪肝不均勻的時候,彩超常不能確定是局灶性肝臟低脂區還是肝臟結節灶,這個時候核磁共振可以準確區分診斷。
3.肝硬化的病人,常規定期做肝臟磁共振檢查,可以動態觀察肝硬化結節有沒有惡變,以便早期發現小肝癌,為臨床進一步選擇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4.核磁共振還是肝癌病人治療后復查的首選檢查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分析評價腫瘤治療的效果,還可以講一步發現肝臟其他部位有無新病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