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桂蘭
我的婆婆今年88歲,1993年我公公去世后,婆婆一直是一個人生活。婆婆生活尚能自理,但她患有帕金森病,手和頭不住顫抖,理發店不肯給她理發。我決定親自為婆婆理發。
兩個女兒上學離家前,我曾置辦了一套理發工具為她們理發,為了給婆婆理發,我又把剪刀和推子找出來。每個月月初,我都會去給婆婆理發。
可是給婆婆理發并非易事,讓她固定不動,她的頭反而會不由自主地動得更厲害。我也是上了年紀的人,眼睛早已老花,為了不傷到婆婆,我每次都要戴上眼鏡,小心翼翼地剪,經常一剪就是半天。為了讓婆婆顯得更年輕,更精神,我老琢磨著剪點造型出來,看兩邊是否一樣齊、哪里還需要修一修……婆婆總會風趣地說:“這樣就行啦,又不是打扮得去找老漢!”所以每次理發總是在輕松愉快中結束。
不知不覺中,我為婆婆理發已有十多年。去年中秋節前,我給婆婆理發,她執意要給我一些錢,說:“給我剪了這么多年的頭發,是獎勵你的。”我心里一陣溫暖。有婆婆這句話,就是給我的最高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