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一海
孫師傅因胃癌做了胃切除手術,之后又進行了1個月的化療。最近,孫師傅出現手麻、腳麻等不適癥狀,睡覺的時候有針刺的感覺,走路也沒勁。不知這種情況是否與化療有關?
化療的副作用包括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脹、腹瀉、食欲缺乏,骨髓抑制出現的白細胞下降、血小板下降以及肝腎損害、神經損害、脫發、靜脈刺激等。患者出現的手腳麻木屬于外周神經損害癥狀,是化療常見的一種副作用。然而,手腳麻木的問題并不能就此斷定為化療引起的。因為引起腫瘤患者出現手腳麻木的原因十分復雜。
除了化療導致的神經損害外,也不能忽視腫瘤本身可能帶來的問題。如果腫瘤出現了多發性的腦轉移,或者患者原本就存在心腦血管疾病,可能出現腔隙性腦梗死;或者患者有多年糖尿病,都會出現手腳麻木的癥狀。這需要進行相關檢查來明確,再進行對應的治療,才能將手腳麻木的癥狀控制好。
那么,如果是化療后引起的手腳麻木該如何治療呢?一般程度的外周神經損害,隨著化療結束、化療藥物的代謝,可以逐漸恢復。但是,對一些損害較重,且化療次數較多的患者,一般建議在化療的同時給予營養神經治療,如服用甲鈷胺、B族維生素等,或者口服少量的激素,通過這些措施,手腳麻木癥狀一般會得到緩解。
但是,千萬不要在手腳麻木等癥狀出現不可逆轉后再進行治療。如果神經損害癥狀繼續加重,甚至發展至影響手腳肌肉力量及活動,需要考慮停止化療或者更換化療方案。
需要強調的是,很多人認為化療對身體不好。其實,化療是手術治療的重要補充,根據情況可以在手術前使用或者手術后應用。手術前化療的目的是為了使腫瘤縮小,以使其在化療后能夠手術切除;手術后的化療則是應用于中晚期的患者,有助于延長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