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曉
今有傳言,“醬油吃多會變黑”。難道這調味圣品不能吃了?
中國作為舌尖上的國度,自古就有“吃什么補什么”的說法。醬油色深,或深褐,或棕黑,于是“吃醬油皮膚會變黑”的論調,似乎順理成章。不過,這回醬油真的躺槍(被冤枉)了!其實,進到我們的肚子里后,醬油已非“醬油”。怎么說?醬油,通常由大豆、小麥等發酵而成。它之所以黑,主要因其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天然的色素:類黑素。類黑素在胃腸道中,就像其他食物一樣,會被分解為糖、氨基酸等基本成分,才能被人體吸收。所以,這時類黑素不復存在,它不可能黑溜溜地流進血液,更不可能直達皮膚,把皮膚給“染”黑了。而醬油分解出來的成分,也不會促進黑色素細胞的合成。如果膚色與吃的食物顏色有關,豈不是“吃黑豆會變黑”、“喝紅酒會變紅”?這一聽就很不靠譜啊!
還有人說,“吃醬油,會使傷口變黑、留疤”。看到這,你大概能判斷真假了吧?其實,傷口變黑,主要因為皮膚細胞受損后,激活了酪氨酸酶的活性,導致黑色素生成。隨著皮膚細胞的逐步修復,黑色素是會慢慢分解直至消失的。可見,沒醬油什么事。傷口會不會留疤,也與吃醬油無關。它是由傷口大小、有無感染、清創縫合是否做好,營養狀況等多種因素綜合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