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詩人袁枚"/>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玲瓏
袁枚,字子才,號“隨園老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生于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卒于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享年82歲。袁枚在清代文壇具有相當高的地位,文筆與大學士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他年逾八旬時仍作詩不止,寫字不輟,神清氣朗,身體狀態極佳,“齒若編貝,聲若洪鐘”,被世人贊譽為“一代文星兼壽星”。
“一起百事生,一眠萬事了。眠起即輪回,無喜亦無惱。何物是真吾?身在即為寶。就便再龍鐘,憑人去笑倒。試問北邙山,年少埋多少!”
這是袁枚年近80歲時寫的一首《喜老》,充分表達了詩人虛懷若谷,看淡生死,豁達的人生理念。
袁枚有很多詩作都在談論養生,值得我們思考學習。比如他在《隨園詩話》中說:“冬常早起夏常眠,生性耽游自在天。身健每嫌兒女弱,心虛常覺友朋賢。”詩中談到良好的作息習慣,謙虛對待朋友,多向朋友學習的心態,都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好方法。又如在《病后作》中他寫過:“始知將盡燈,不可使扇風;又如將落葉,何堪風再戕!寄語衰年人,寒暑宜周防。”提示老年朋友,要注意提防寒暑氣溫的變化和疾病的侵襲。
袁枚仕途不順,在官場受到排擠,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便辭官隱居于南京隨園。袁枚在詩中有云,“悲喜適度胸若谷”,意思是要積極主動地控制個人情緒。做到坦然自運,不大喜大悲。對別人寬宏大量,虛懷若谷。因此,即使遭遇挫折,他也能心境泰然,胸懷坦蕩,情緒穩定,神志平靜,這些性格都大有益于健體養身。
袁枚喜愛養花種草,尤其是蘭花,他曾在《偶成》里寫過:“幽蘭花里熏三日,知覺身輕欲上升。”就是說他置身于蘭花叢中,有飄飄欲仙、爽心愜意的那種感覺。在養花和賞花時,也得到了蘭花的熏陶,保持了如蘭花一樣堅定、高尚的人格魅力。這種心態也是一種養生之道。
袁枚是個重視生活情趣的人,任江寧縣令時,就在江寧小倉山下買下一座園林——隨園。隨園舊名織造園,傳說就是曹雪芹筆下大觀園的原型。
他所著的《隨園食單》是多年美食實踐的產物,以文言隨筆的形式,詳實地記述了乾隆年間江浙地區的飲食狀況與烹飪技術,用大量的篇幅詳細介紹了當時流行的三百多種各地菜肴和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飲食名著,至今其中許多觀點仍值得學習和借鑒。
在《隨園食單》中,袁枚引用《禮記》上的“相女配夫”,說明食物搭配也要“才貌”相宜,烹調須“同類相配”,“要使清者配清,濃者配濃,柔者配柔,剛者配剛,方有和合之妙”。袁枚還要求“味要濃厚,不可油膩;味要清鮮,不可淡薄”。他講究節令飲食,飲食須序時而用之,吃當季食物,方能強身健體,這是袁枚對飲食強身之道的重要見解。
袁枚特別愛吃豆腐,整部《隨園食單》中說得最多的就是豆腐,有“蔣侍郎豆腐”“楊中丞豆腐”“張愷豆腐”“慶元豆腐”“芙蓉豆腐”“王太守八寶豆腐”“凍豆腐”“蝦油豆腐”等。今天從科學的角度看,豆腐是一種良好的養生食品。豆腐富含蛋白質,是谷物很好的補充食品。豆腐還富含植物雌激素,對防治骨質疏松癥等疾病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對老年人的養生很有幫助。
袁枚退隱鄉間,除了隨園的生意,還忙于讀書、寫作,流傳于世的有《隨園詩話》《隨園尺牘》《小倉山房文集》等著作。他在腦力勞動之余,也注意活動筋骨,做到有動有靜,每天除散步、練拳、舞劍外,還喜歡侍花弄草,修剪果木,躬耕隴畝。這些活動,既可創造清潔的環境,又使他勞而不疲,疲而不衰,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活力。
袁枚十分喜愛游山玩水,很多名勝山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跡,著有《游黃山記》《游廬山記》《游桂林諸山記》等許多佳作。
人稱袁枚是“地行仙”,64歲時,他寫了首《病后作》,詩云:“我年六十四,今春猶聰強。上山不嫌高,坐夜不厭長。有時逸性發,跳躍如生獐。”他號稱自己“上山不嫌高”,怕只怕山不夠高。一直到70歲那一年,他還從南京出發,西下安徽、江西,南赴廣東、廣西,北返湖南、江蘇,足跡遍布黃山、廬山、羅浮、桂林、南岳、洞庭等,一路尋幽探勝,歸家后,還躊躇滿志地寫詩云:自覺山人膽足夸,行年七十走天涯。公然一萬三千里,聽水聽風笑到家。”由此看來,堅持旅行是其一項重要的養生之道。
更可貴的是,袁枚對旅游盡管喜愛但有節制。他在《隨園詩話》中,有“養生之道”一節,寫道:“康節先生有三不出之戒,謂風不出,雨不出,大寒暑不出也。余七十后,惟暑不出,過中秋才出,此定例也。”要旅游必然要外出,外出活動就要有“定例”,講規則,風雨天氣不外出,極端天氣,高溫酷暑或者冰天雪地不外出,鍛煉身體和大自然規律要很好地結合起來,選擇最適合的天氣條件,這便是“養生之道”,大概袁枚正是領悟、遵循了這“養生之道”,才最后登上了“文壇壽星”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