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子惠
(山西大學文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春節期間跟隨父母回老家過年,這也是我至上小學到現在13年來第一次有時間回老家過年。期間有幸能和長輩敞開心扉聊天拉家常,但大人們在不經意間會聊到關于孩子學習以及農村教育的一些瑣事,也許是家里有好幾個親戚是從事農村教育的一線老師的緣故,所以談起這些來人們顯得更是津津樂道,有根有據。但不免也存在著很多的擔心和困惑。出于好奇和感知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存在的較大差距,利用家人對農村學校的真實了解體會,產生了對農村教育現狀的了解和調查的興趣。以下是本次調查的現狀和思考;
一、現狀
(一)學校硬件方面整體有較大改善。總體看已經由記憶中的村里最差的房子就是學校變成了村里比較顯眼整潔的校舍,但與城市教學環境相比相差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特別是作為為人師表的一線老師還是居住在一間小房子里面,甚至有的兩個人一個宿舍而且還要作為辦公室用房和居住用房的多功能場所。
(二)生源減少加速。生源的減少導致很多村級小學撤消或合并。全鄉鎮由原來的20多個小學,現在只剩下3所完全小學。其生源不足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培養孩子的壓力增大,農村生育觀念在改變,現在農村幾乎以生育二胎現象較多,甚至生育一胎的家庭也大有人在。其二很多孩子隨打工的父母外出求學。其三部分留守兒童只要家庭還能承擔的了孩子上學的費用,便會不惜一切代價進城進入私立學校就讀。
(三)老師數量不足壓力過大。由于真正一線教學的老師較少所以即使是完全小學也是實行復式教育,即1到2個老師需要擔負起一個班級的所有教學任務,班主任既是語文老師也是體育老師還可能是美術老師。數學老師又是英語老師還要兼職思想品德等等。專業性方面,由于是復式教學要求老師要全能,但實際現狀是大多數老師在好些方面專業都是業余水平,對于英語、美術等這樣的教學,實在是力不從心。
(四)農村家長對學習的認識觀念有待提高。農村有文化或者對學習重要性認識較高的年輕父母大多外出打工,要么隨遷子女一起進城、要么想方設法進入城里私立學校就讀,留在農村的孩子大多數為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或者由老人看管的留守兒童,所以無論是家里人還是孩子對上學的目的不明確甚至覺得孩子上學只要有人看管就行,對孩子的學習不夠重視。
(五)老教師知識結構逐漸老化年輕教師又不愿意進來,同時這里的教師很少有走出去的機會去深造或進行教學交流,所以新知識和教學技能,知識儲備少而且內容老化。年輕教師認為農村老師的工資過低以及津貼福利較少,不足以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現實問題也是男老師考慮到在農村不好找對象,女老師即使嫁出去也都離開了農村。
二、對農村教育的思考和建義
(一)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投入力度。現在政府對部分落后偏遠農村已經在加大脫貧力度。有的農村開始實行移民搬遷,整合村莊,這樣有利于加快農村發展同時有利于整合教學資源。
(二)多渠道整合資源,大力度提升農村教育的投入。通過各種渠道和增加教師收入來吸引年輕教師和優秀教師心甘情愿真心實意的扎根在農村教育事業上來。盡管政府已經在教育規劃中提到并開始實行大學生自愿者活動以及特崗教師活動,但本人覺得力度還需要加強,同時提高農村教師的收入待遇和福利待遇,穩定農村教師隊伍。要穩定農村教師扎根農村教育,就要適當提高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和福利待遇,從根本上解決教師的實際生活困難,認農村教師在良好的環境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崗位上來。
(三)建立長效的農村教師再教育機制和農村教師管理隊伍的素質提升機制。多為農村教師提供外出深造或進行教學交流的機會,并多接觸外面的新知識和教學技能、以及利用現代化技術帶來的新教學方法。同時要加強教師管理隊伍的素質教育培養一批真正有能力、有思想、愿意作為的管理隊伍,拓展現有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
(四)加強農村教師和未來走上農村教師崗位的大學生思想教育,注重加強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及科學文化素質的培養。培養他們吃苦耐勞,不畏艱辛,勤勞奮進的新思想新觀念。大力宣傳農村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全社會對農村教育的高度認知。從思想上和形態意識上真正把農村教育作為提升全民素質和國家重人才強國戰略的高度上來。
三、總結
進入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社會變化日新月異,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競爭空前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通過接受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才能真正實現富民強的中國夢。正是基于這樣的需要教育的意義才如此之重要,而作為基礎教育中農村基礎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意義不言而愉。所以我們要及時發現農村教育的問題,及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集思廣益不斷完善現有的農村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小莉,宋爽.我國農村教育消費研究:現狀及對策——基于城鄉二元結構的視角[J].科技促進發展,2016,12(05):666-670.
[2]胡嵐蘭.淺談農村教育現狀[J].才智,2015(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