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 敏 青海省海西州民族歌舞團
舞蹈是一種肢體語言,是一門通過四肢與軀干作為工具進行協調的人體藝術。在舞蹈表演中,舞蹈動作是其重要的表演手段,能夠通過舞蹈動作有效地塑造典型的舞蹈形象。本文對舞蹈表演中舞蹈動作的基本姿態進行論述,分析舞蹈動作的構成元素,并探究如何展現舞蹈動作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在整個舞蹈表演中,表演者所表現出來的動作姿態是非常重要的,直接關系著整個舞蹈表演的成敗。舞蹈表演對于表演者最基本的動作要求,就是表演者要有直立感。表演者的直立感并不是先天就具有的,而是需要后天的練習與訓練,但是也與表演者先天的骨骼形態有關系。
舉例來說,因含胸駝背、盆骨前傾、胃囊突出導致的肋骨外突等都是表演者直立感不好的表現,這些形態都是由表演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正確坐姿、站姿等導致的。因此,表演者必須進行一系列的收緊訓練,改正生活中的不良坐姿與站姿等。表演者只有具有良好的身體姿態,才能展現更加優美的動作,帶給觀眾更好的審美體驗。
舞蹈表演對于表演者的舞蹈動作是有一定要求的,以中國古典舞等舞蹈為例,舞蹈表演對于舞蹈動作具有形、神、勁、律四個方面的要求。
“形”是指對表演者的外部形體的動作形態,既包括表演者表現出來的動作,也包括各個動作之間的變化路線。“形”要求表演者的手法、眼神、身法、步伐等能夠協調起來,通過形態表現人物的內心與情感,塑造經典的形象。手的動作在舞蹈表演中非常多,尤其是在古典舞中。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能夠準確表達人物內心。在舞蹈表演中,舞蹈外部形態動作是最為直觀的表達形式。
“神”是指舞蹈表演者的神態、氣質等,在舞蹈表演中,表演者要做到神形兼備,不僅要具有準確的舞蹈形象,還要具有形象的神態與韻味。俗話說,“精氣神”,就是表演者在舞蹈表演中所具備的神態要求,表演者要有精神,表演動作時要聚精會神,全神貫注;表演者要氣息順暢,能夠自如地控制一呼一吸;表演者要具有一定的神韻,不僅形似,還要神似。
表演者在舞蹈表演中的舞蹈動作還應有“勁”,這個勁并不是單純指力量,它對舞蹈動作的要求是“剛柔并濟、輕重緩急”,這一點在古典舞中的表現尤為明顯。表演者動作的剛與柔都是非常有層次的,且相輔相成,相互襯托。
舞蹈動作講究有一定的律動,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舞蹈動作是與舞蹈音樂形影不離的,因此,舞蹈動作要按照舞蹈音樂的節奏來,舞蹈動作要具有一定的節奏感,能夠做到“卡點”;另一方面,舞蹈動作也要依照一定的規律來做,也就是說,舞蹈動作還應重視其本身的連貫與舒暢,具有一定的協調性,才能使舞蹈動作賞心悅目,進而完成異常優質的舞臺表演。
在舞蹈演出中,要想達到良好的表演效果,以上四個對舞蹈動作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身體的直立感對于表演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直立感有助于增強表演者的字條美與動作美。因此,在平時的舞蹈訓練中,表演者應通過一系列的訓練改變自身的不良儀態,避免出現舞姿僵硬、動作不協調的現象。因此,表演者在舞蹈訓練中應該注意舞蹈動作的細節處理。
要提升表演者的舞臺表現力,其實就是提升表演者是對于舞蹈技巧的應用。因此,表演者除了對肌肉進行拉伸以提高直立感之外,還應該對舞蹈中的氣息、心理、形體進行綜合的掌握與控制。通過了解舞蹈的中心思想,不斷加深對舞蹈的理解,進而增強表演者的舞臺渲染能力。這個掌控能力并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表演者通過不斷的練習與實踐得來的。因此,表演者要在掌握舞蹈中心思想的基礎上,不斷對舞蹈動作進行練習,才能提升自身的舞臺掌控力。
總而言之,舞蹈表演中表演者的動作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表演要通過舞蹈動作進行展現,而具有形、神、勁、律四個要素的舞蹈動作才能為整個舞蹈表演加分。因此,舞蹈表演者一定要訓練自身的舞蹈姿態,并提高自己掌控舞臺的能力,才能為觀賞者提供完美的舞蹈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