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黨辦 呂清元/文
編者按茂名濱海新區博賀鎮新港漁委會漁船流動黨支部,以黨建帶動產業發展,成為基層漁村黨建工作的典范,希望各地涉漁黨組織學習借鑒,有條件的涉漁企業也要爭取成立黨組織,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生產當中的戰斗堡壘作用,調動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主動將“紅色元素”轉變為產業發展的動力,爭當產業發展和黨性建設的“排頭兵”。
2017年9月中旬,筆者隨省紀委駐水利廳紀檢組到茂名濱海新區博賀鎮新港漁委會黨支部進行黨性鍛煉活動,并對漁船流動黨支部黨建工作開展調研,了解漁船流動黨支部黨風廉政建設等情況。
走進博賀漁港,眼前的場景讓人震撼:一艘艘漁船上黨旗鮮艷奪目,漁港碼頭上運輸漁獲物車水馬龍,形成一道亮麗風景線。設在漁港上的黨員活動室,公示欄內容豐富,“黨員示范崗”標牌特別醒目,黨員先鋒崗、吸收新黨員公示、勞動收入分配、拆建漁船計劃等如數公開。一位陪同人員悄聲地對我們說,這里的黨建活動有聲有色,通過黨建來凝心聚力帶動產業發展,是“黨建帶產業”的一個縮影。
新港漁委會黨支部書記陳合告訴筆者,近幾年來,新港漁委會堅持支部建在漁港上、黨小組活動在漁船上、黨員奉獻在崗上的“三上”標準,立足流動漁船海洋捕撈實際情況開展黨建工作,使基層黨建成為推動轉方式調結構、加速捕撈漁業新舊動能轉換的“紅色引擎”。

博賀鎮新港漁委會黨支部“兩委”班子成員7人,有黨員48人,下設5個黨小組?,F有漁船150艘,其中:鋼質漁船111艘,玻璃鋼漁船12艘,木質漁船27艘,出海勞動力886人,總功率47766千瓦,占電白區漁船總功率四分之一。
新港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得益于黨支部堅持將黨建資源下沉到生產經營一線,以漁船為單位,設置黨小組,把黨建工作開展到漁船上,將黨的政策及時宣傳到最基層,不僅提高了漁民群眾的知識水平和政策水平,也提高了漁業生產組織化程度,落實了漁船安全生產責任。
漁船延伸到哪里,黨組織就扎根到哪里,這是該黨支部的一大亮點。該黨支部按照有標志、有場所、有設施、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六有”要求建設黨建活動陣地;選拔能力強、懂生產、善管理的黨支部書記;推薦捕撈技術好、生產經驗豐富、有威望的黨員骨干擔任黨小組組長,做到黨內職務和生產職務一肩挑,實現單一型生產經營管理人員向復合型黨務工作者轉變。
支部建在漁港上,像一粒?!胺N子”扎根生產經營一線,使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緊密結合,構筑起產業發展一線上的戰斗堡壘。2016年魚獲產量3.8萬噸,魚產值2.8億元,純收入5700萬元,出海漁民年平均勞動收入5.5萬元,漁委會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
“以前組織黨員開展活動,黨員職工都不是很配合?,F在我們把活動開展在漁船,利用捕魚休整期開展崗位大練兵等一系列活動,活動很受漁民的歡迎,他們的支持力度大了,黨員職工也更愿意參與,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都有了很大提升,我們的工作也更好開展了。”粵電漁46778號船船主,黨小組組長李建新感慨地說。
該船主機功率350千瓦,拖網作業,鋼質,總噸198噸,2016年產值570萬元,純利潤150萬元,勞動力年均收入5.7萬元。該黨小組聯系30條漁船,堅持將“三會一課”搬進船中,每月召開一次黨小組會,組織黨員開展建言獻策活動,收集黨員意見建議;組織黨員帶頭查找、研究制約產業轉型發展的問題,及時提出合理化意見建議。在所聯系的漁船推行“一徽一旗一欄”,懸掛黨徽、黨旗和黨務公開欄,公示黨員履諾盡責情況,展現黨員活動成果。
原來說起黨建,很多漁民覺得與自己沒關系,現在他們明白,黨建能給他們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2016年,該黨小組所聯系的漁船漁民人均年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黨組織要有話語權,必須有一支過硬的黨員隊伍。該黨支部把黨員培養作為產業發展的關鍵,深入開展“兩培養、兩優先”活動,把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帶領群眾致富的“領頭雁”,積極分子優先發展、黨員骨干優先重用。
“哪里有黨員,哪里就干得好,哪里就有優秀業績”。該黨支部對照思想表現好、工作效率高、服務質量優、廉潔自律好的標準,制作“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等標牌,擺放或懸掛在黨員活動室顯要位置,并公開黨員姓名、照片、職務、工作職責等,激勵黨員創先爭優。同步開展漁船先鋒號、青年先鋒崗、精神文明崗等評選工作,使一線上的黨員職工實現了“無職變有責、有責變有為”。近5年來,該黨支部發展黨員7人,連續被上級黨組織評為先進黨支部,陳合同志被評為優秀黨務干部。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新港漁委會黨支部緊緊圍繞“團結務實筑堡壘,和諧穩定促發展”這一主線,立足產業實際,創新活動方式,拓展全方位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的平臺。